戴燕燕:一衰烟雨任平生

文章作者:学通社记者/陈艳时间:2008-12-26浏览:516

“以前认为画画的没有必要了解太多的理论知识,只要把技巧练好就可以了,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绘画技巧就够了,但是在研修班学习的过程中,彻底改变了自己的这种想法,没有理论学习光有实践技巧,无论是学习还是教学,在美术的道路上最终都是走不远的。”戴燕燕如是向笔者讲述她的感受。

 

2002年戴燕燕考入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职研究生,开始了为期两年的进修,期间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素描、油画、中外美术史、马哲、美学、外语等课程任务, 2005年通过国家同等学历外国语考试,20052006年准备硕士论文,在写论文期间阅读大量的美术史以及美术理论方面的书籍,整个进修期间发表了《解读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论尼德兰画家彼得·勃鲁盖尔绘画中的象征性》计五篇论文,主持校级教研课题《公共专业西方美术作品欣赏》等课题研究。

 

在教学方面,她强调作为一名大学美术老师,只单一传授技法是不行的,更要懂得传授美术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才能使学生真正把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以及自己的想法运用到自己的实践当中去,也才能独立的进行美术创作。技巧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实验,但对美的认识必须要通过必要的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方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只有在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学生的观察能力才会相应得到提高,改变常人的观察视角,以自己独特的观察方式来观看事物,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物的不平凡之美。

 

就其个人的素描基础教学来谈,她说,过去的教学只注意到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的问题,主要是画面的表现技巧,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的指导,导致他们的观察方式和常人没有区别,常人的思维方式一般是聚合思维(是与以往的事物紧密联系,朝着某个预定的方向寻找某种可以预见的结论,其思维特征具有条理性。)通过进修,她认识到除了要培养学生们的聚合思维外,更要培养他们的扩散思维,(这种思维离开某一中心,同时朝几个方向寻求探索的途径。从事创造的人们往往在观察某一事物,通过分散式的思维将事物分解为具有本质特征的可变因素,从中确定新的内容,探寻新的发现。)从思维的特殊性来检测以往的素描教学,她过于强调聚合思维的运用,而忽视了扩散思维在训练中的拓展,这说明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她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后面专业的学习,使基础与专业的基本要求和相应的专业素质脱节,学生认识不到学习素描对他们有什么用处,也使得他们对基础素描课不重视,影响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

 

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戴老师坚定的说:“我要把我的认识运用到我的设计素描教学中去,我打算在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灵感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即扩散思维。”

 

首先,要训练学生的敏感性,即要培养敏锐的感知力。艺术是增加感知能力最强有力的手段,没有这种感知力,任何一个研究领域的创造性思维都不可能存在。当人们观察事物时,能否迅速对其做出反应,反映出这个人的敏锐性和判断力。在艺术设计领域里,更应该才思敏捷,感觉灵敏,这样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所以,感知力是进行艺术设计时的最基本的能力,它也是灵感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最基本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它要求设计者要善于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其次,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艺术设计离不开想象,想象不是空想,它来源于丰富的生活、渊博的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能引起人们的想象与联想,天空中漂浮的不断变化的云彩,墙壁上由于下雨留下的水痕,都使我们感觉到它们的形状好像生活中的某种事物的形象。艺术设计离不开想象,将某种物象的形态想象成另一种物象的形态,把这种体会运用到设计中,就能创造出新颖、有趣、奇特的作品。所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将有助于提高灵感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再次,要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在艺术设计中,灵感出现的机遇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对于设计者来说灵感可能随时出现,关键是他们能否及时把握住。列宾说过“灵感不过是顽强劳动所获得的奖赏”。灵感往往只奖赏那些勤于思考、努力探索、辛苦工作的人们。艺术设计是一件艰苦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做到全身心关注 、如颠如痴,才能有所成就。河南流传这这样一个民间故事:传说吴道子自幼喜画,但画技不佳,颇觉颓唐,一日偶见一老一少村妇在大殿中烙饼,坐殿东头的老妇随手用小擀面杖一挑,擀好的饼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大殿西头村妇的鏊子上,饼熟后同样被随手一挑,落在大殿中间的一块木板上,而且叠的十分整齐,吴道子看呆了,遂问何故,老妇回答:“并无诀窍只不过专心一意,功夫自熟而已。”吴道子听后大悟,自此专心致志,勤学苦练终成后来的大画家。可见,从事艺术活动,只有具备了坚持不懈的意志,才能为后来的成功提供可能。

 

“这两学期的设计素描教学我已经把自己的这三方面想法结合起来付诸实践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都有所提高,改变了过去学生作品“千人一面”的情况,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观察,并用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想法,作品出现了各个不同的面貌。”说到这儿,她宛然一笑,脸上满意的表情不自禁的流露出来。      

 

“戴燕燕老师是一位温和、有责任心的老师。她的教学方法让我们佩服,她的平易近人让我们爱戴!在课堂上,她主张同学们画画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新意识,鼓励同学们敢于在画面中表达自己对生活感受。在老师的这种别出心裁的教学方式下,我们懂得了用心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在课下,老师像朋友一样和我们谈心说笑,她既是我们课堂中的好老师,又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艺术设计专业的苏灿灿同学肯定的说。

 

   拜伦曾经这样说,人生的成功与其说是战胜了别人,莫如说战胜了自己,不管头顶上是怎样的天空,我都将承受任何风暴。”希望戴燕燕老师能在教与学的路途中行走得更远、更广!

通讯员:;初审:;终审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