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蔚园,春意盎然,到处充满生机。4月28日,经管系李玫老师正站在讲台上,激情播洒着知识的种子……
李玫2004年8月留学瑞典达拉那大学,2007年9月来我校任教。
宁波,幸福绽放
宁波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从小在宁波长大的李玫,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海边城市,就连高考填志愿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宁波大学。生在工人家庭的她,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3岁的时候,就对着小卡片咿咿呀呀的读英语了。
由于学校离家很近,所以不用像其他的同学一样忍受想家的煎熬。“我可以骑着自行车去上大学,这是很多同学都无法想象的。每个星期我能在家呆3天,陪陪父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她这样描述大学生活。
安逸舒服的大学生活,并没有使她松懈下来。在大学期间,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热爱英语。闲下来的时候,听听英语歌曲,或者看看英语原声电影,都是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对英语的喜爱终于让她的付出得到了回报,经过努力,她通过了托福考试。
2003年,李玫顺利从宁波大学毕业。由于在学校优异的表现,她进入宁波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任院长助理一职。在这期间,好像是延续了大学的生活一般,很是自在。在同事羡慕的眼光中,每天她就是在办公室里喝喝茶,看看报纸,而且还有一张小床,还可以在没事的时候睡个觉。李玫坦言,在医院工作期间她一点都不觉得快乐。“这种单调的生活重复了差不多一年的时候,我就不想再呆下去了,虽然很轻松,可是我觉得没有一点意义,有我没有我好像都无关紧要。”
从来没有离开过宁波的她,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出国留学。虽然在大二的时候已经通过了托福考试,可是有效期已经过了,她不得不再次报考。扎实的英语基础,让她再次通过。
李玫是独生子女,从来没有过单独生活的经历。考虑到父母不可能同意她出国,只好瞒着父母,偷偷的做好了出国的准备。当手续都办好的时候,她才告诉父母。看着这一叠的手续材料和女儿急切出国的热情,父母只好同意。
瑞典,磨练成长
一个是东方海边的一个小城,一个是远隔万水千山的国度。宁波和瑞典,有着许多的不同。从没离开过父母的李玫,只身一人去了瑞典。从来没有独立生活过她,在瑞典吃了不少苦。
到瑞典刚下飞机她就懵了。望着瑞典空旷的大街,接待的人还没有来,想找个问路的人都很困难。“开始我以为瑞典的人都很忙呢,后来才知道这个国家的人口很少,平常的时候是很难见到三五成群的人的,不像我们国家的大街那么热闹。”
在去达拉那大学的路上还闹了一个笑话。接待她的是个印度人,一路欢歌笑语滔滔不绝,好像是在向她介绍瑞典的情况。可在旁李玫一句也没有听懂,就礼貌性的问一句:“Can you speak English?”没想到那个印度人很理直气壮的回答:“I am speaking English!”后来才知道,印度的英语有着很浓重的印度口音,没有过接触的人是很难听的懂。
瑞典的生活习惯和我们国家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食物方面,好像什么食物都少不了土豆。吃不惯这里的食物,李玫只能去超市买零食吃,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而且瑞典的物价水平很高,再加上其他的费用,一个月下来要5000多块钱。后来在几个中国留学生的帮助下,就和另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外面合租了一间房子。更让李玫激动的是,那个留学生竟然会做饭!这样,她的生活就从此“改善”起来。从来没离开过家的李玫,在这一个陌生的国度时常牵挂远在中国的父母。每天放学之后就急忙赶回去,用QQ和父母聊天,给他们说在瑞典有趣的经历。
达拉那大学的课堂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给李玫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的老师更像一个朋友,脸上看不到严肃的表情,课堂上很多人可以在一起讨论问题,不会担心因说错而受到批评。”
渐渐熟悉瑞典的生活以后,李玫还在瑞典的一所中文学校找了一份兼职,利用课余的时间教当地的孩子们中文。由于瑞典的签证可以在西欧的许多国家通用,在假期空闲的时候,她先后去了意大利、丹麦、德国、法国、挪威、希腊等国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这些国家的见闻给了她很大的启发,“外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法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在他们身上可以学到一些国内很难学到的知识。”
三年的时间如流水,留学的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在达拉那大学的三年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锻炼了自己,以前认为很困难的事情现在看来却很轻松了。外国的课堂很自由,学生们可以自由发言,教授和学生之间朋友般的情谊让我很感动。”李玫深有感触的说。
滁州,梦想成真
“我要去需要我的地方去,那样我会觉得很充实。”李玫说。
2007年1月,李玫从瑞典留学归来,获得达拉那大学国际经济学硕士学位。父母希望她能留在宁波,找一份不错的工作。“我觉得我应该当老师,而且我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于是,她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先后去了北京等几个大城市后,都不太满意,她总觉得在那些大城市生活太拥挤而且还很累。无意间,她在网上看到我院招聘教师的信息。“我喜欢环境优美的城市,在琅琊山脚下的滁州学院,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很好,是我想找的学校。在这儿教书,是个很美的享受。”
2007年9月,李玫开始来我校任教。在课堂上她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深受同学们喜爱。“李老师在课堂上总会找几个同学去讲台上读英语,开始我们都不习惯,一方面紧张,另一方面也有点不好意思。可渐渐的,我们都喜欢上这种方式了,每节课我都想上去表现一番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高兴的向我们介绍李玫老师上课的情景。除了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外,她还在课堂上教同学们很多有用的知识,比如商务礼仪、面试技巧等。“我想教给我的学生更多有用的知识,我觉得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而且还应该结合自己的经历,把一些有用的知识和自己宝贵的经验介绍给学生。”
课余时间,她还从事课题研究。在2007年1月的《市场周刊》上发表《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还有一篇《中国移动通信战略联盟前景分析》正在审稿中。
对于将来,李玫充满信心:“我觉得人生价值的实现,并不在于你赚了多少钱,做了多少事,而是看你选择的职业,看你在岗位上有多少贡献。我喜欢做一名平凡的教师,我会把有用的知识都教给我的学生。三尺讲台,我会坚定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