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如同秋日里的梧桐叶,奚奚落落,飘飘洒洒,一阵风吹过便悄然离去,留下的尽是些残留着的记忆。待到回首,那时的天空、操场、篮球架都是永恒。当然,其中还有最令人回味的寝室文化。
卧谈会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既是学生们临睡前的余心,又是一个互通信息、增进交流的渠道;通过交流,不仅可以拉近同寝室室友间的友好关系,更是为以后走上社会如何置身于与他人的交流空间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每每熄灯过后,总有一些夜聊者们依旧私语,谈笑风生,在神侃闲聊中度过他们一天中最为精彩的轻松时刻,甚至直到深夜也不见睡意。中国青年报调查中心和新浪校园频道联合实施的一项近千人参与的调查显示,卧谈会在学生中间有着广泛的基础,84.6%的同学都认为,当回忆起自己大学生活时,卧谈会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精彩片断;37.5%的同学选择卧谈会为自己最喜欢的校园交流方式。
这么多人钟爱于卧谈会,那么他们都聊了些什么,关注些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作了一项小调查,走访了一些同学发现,卧谈会的内容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大到人文地理、时政科技,小到生活琐事,芝麻蒜皮。总体来说,其丰富精彩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男生版
聊时政,说科技,谈军事。一个国家的时政形势、军事力量以及其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较女生而言,男生有着较强的政治敏感性。
一位笔名为谷鸿的男生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对军事武器有 浓厚的兴趣,对军舰、氢武器、飞机等也都作过一些研究,和大家聊天时也就经常聊到这些。他们寝室总体来说对国内、外所发生的新闻、事件还是挺关注的,经常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等途径获得此类信息,就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体坛快讯。对爱球一族来说,体坛快讯是卧谈会中必不可少的话题。NBA近来的场上赛式;某某球星最近的表现;某某球队又连连传出战败的消息等等都是会上高谈的热点。往往球星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裁判的一个判罚都能引起他们一阵不小的骚动。
网络游戏。一位临近毕业的大三学生告诉记者,他们寝室的男生多数比较热衷于网络游戏,都曾有过网吧包夜的经历,而平时上网的主要目的也是玩游戏。晚间睡不着时,他们会经常谈一些新出的游戏软件,交流一些游戏技巧,高级别的向级别低的传授一些游戏经验等。
女生版
谈美容,说减肥。靓丽的外表,苗条有形的身段是每个爱美的女生所梦寐以求的。如何才能拥有良好体形,“清水出芙蓉”的肌肤,便成了女孩们广为关注、共同讨论的话题:什么护肤产品效果好,怎样才称得上是合理饮食,哪种减肥方法轻松、快捷等等;可以说,女孩间的传播交流,是打造化妆品类品牌效应最为迅速的方式之一。如今减肥已变成了一种时尚,就连一些干瘦如柴、很是单薄的女生也整天吵着闹着说要减肥。因此,美容和减肥是女孩们交谈中挥之不去的话题。
谈时尚,议潮流。女孩间的谈话自然少不了对时尚流行线的广泛关注。近来都新流行了些什么颜色、发型、服饰;某某店新推出了几款什么样的物品,什么鞋子搭配什么衣服可以使其艺术特色达到完美的结合;什么样的脸蛋适合什么样的发型;什么样的发型搭配什么样的衣服可以构造出绝佳的动人效果等,都是女孩们讨论的重点。
聊偶像明星、说八卦消息。女孩们对影视、娱乐界的关注也是不在话下的。大伙在一起聊聊各自心目中的偶像,所喜欢的影星、歌星;谈谈最近某某音乐制片人新推出的专辑,最喜欢的哪首歌曲;说说某某影视巨星最新赶拍的大片,议议某某明星又闹出的花边绯闻、娱乐消息;交流一些自己所看过的经典感人的小说和电影。当然,其中少不了稍稍评论一番。
共同篇
谈人生、道理想,说奇闻佚事。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想、抱负和追求,在交谈中不免也就大谈特谈一番:彼此的家庭环境、生活背景;儿时的奇闻佚事;各行的就业前景;毕业之后的打算,以及自己的人生定向等。
教育、考试资讯。目前,我校是由专科刚刚起步的本科院校,专科学生还很多,而不少专科学生都选择走专升本或自考的路线。因此,对国家的教育改革政策、考试资讯也是大家广泛关注、互聊的焦点。
聊爱情。不论男女,爱情在大家交谈中所占的概率始终居高不下。大家在一起谈谈个人的情感经历、恋爱史,说说自己的男(女)朋友,以及各自的爱情观和择友标准等。外语系李媛同学说,我们寝室的聊天中经常也会涉及到爱情,有男朋友的会在聊天中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情感旅程以及向别人传授一些恋爱经验等。
评异性。对异性的谈论也是卧谈会中的一大亮点。有人总结出规律:在讨论的话题中,女生往往直接从男生开始,最后以吃、穿结束;男生则随便从一个话题开始,最后以女生结束。总体来说,对异性的交谈已经成了卧谈会上永恒不变的话题。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处于不同年代的人在卧谈会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退休教师毛万民在感慨现在大学生的思想开放后告诉记者,他们当时60年代的条件很是艰苦,学生的思想都很单纯。而大学生作为先进的知识分子,则一心想着将来如何走向社会、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尽自己的一份力。他们聊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图书馆刘玉龙老师说,他大学正处文革时期,大学中的政治氛围是比较浓厚的。大家在一起喜欢讨论一些国家近期发生的事情,互聊一些看过的书籍、喜欢的民族歌曲,以及交流一些读书心得。
外语系梁端俊老师是80年代的大学生。他说,那时电话、网络还没有这么普及,大家的思想还很保守,男女之间有工作或学习上的事情也都是通过写纸条来传达。寝室之间比较关注国家近期发生的事件,讨论一些政治事件,谈谈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
采访中,一位同学向记者透露,处于朦胧期的男女不乏对性的认识的渴望,寝室之间的私聊有时还会涉及到“性”。针对这一现象记者电话采访了滁州学院心理学教师卞佩锋,卞佩锋老师从心理学角度作出分析,他说中华的传统教育是与“性”相背离的。处于青春期的男女对性感兴趣,在交谈中多数是以半匿名的方式提出,这是对性的一种释放,心理学家称这一时期为“性待业期”。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还与学校的性教育的不到位有关,各高校历史上也都带有此类精神文化的内涵。如何正确认识、处理好这一问题,就总体而言,还需要自我的调整。
五彩斑斓的世界,美丽和谐的校园,赋予青春色彩的校园、寝室文化;一间不变的教室,一所不变的大学,送走了一批学子,又迎来了另一批新生。“卧谈会”不仅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们成长路上的风雨,还包含了她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点滴。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特色,有时候,美好还与瑕疵并存,我们是否也应看见隐藏在这背后的更多。相信这些伴随着星星和月亮出现的话题,也将随着清风成为他们永久的或浓或淡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