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接待现场速写
宽敞的大门,精致的喷泉,一个写着“滁州学院欢迎新同学”的彩虹门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似乎都在张开双臂欢迎着新生同学们。今年的新生“90后”占据了主流,这些早被贴上“自我”、“个性”等标签的新一代能面对好眼前的一切吗?
“这学校还蛮气派的嘛。”刚进校园,周圣慧感慨。周圣慧来自蚌埠,是个“90后”,给人第一感觉挺大方、自信。她说,和滁州结缘,来自于她对琅琊山的向往。“当初之所以填报滁州学院,是因为‘醉翁’欧阳修的足迹。而且英语专业历史比较悠久,师资力量也很好。”
说起对学校的印象,用她的话说就是“相比高中的时候,学校规模更大,身边人的素质也更高了。”
面对未来的四年,周圣慧做好了准备,“既要踏实学习准备考研,又要在大学里面尽量多参加社团活动。”
和周圣慧的开朗相比,公共管理专业的刘嫚婷略显文静。但90后的她,一样对大学生活怀抱自信:“我初中的时候就住过校,所以应该能适应大学的生活环境吧。”
虽然是亲人的陪伴来报到的,但是整理床铺等一些琐碎的事情刘嫚婷都坚持自己完成。来到大学,她对学校的的第一印象就是感觉校园还比较大,而且觉得志愿者的热情服务在为她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她感到了一种温暖。
新闻学专业的杨志远,暑假期间,他上网看过我院的网站、视频和贴吧,了解了滁州的气候和城市的布局,了解学院的办学历史和现在的治学情况。来到这里,他感觉很熟悉。这位来自河北的新生,9月15日中午12点28分,告别家人,独自一人带着喜欢的书籍和生活必需品搭上了开往滁州的火车。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90后”的大学生,对未来充满期待且自信。报到之前,他们基本上就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我校,了解大学生活的有关信息。而且相当一部分同学开始了自己未来四年的规划与准备。采访过程中,新生们积极询问有关大学生活的注意事项以及我校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到,他们是一群具有激情与活力,充满激情和热情的新一代。
期待他们能以完美的姿态完成大学生活,我们对他们的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