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院校之间将可教师互聘、学生互派、学分互认、共享图书资源和实验室
今后,滁州学院、合肥学院、皖西学院等我省13所新建本科院校之间将可教师互聘、学生互派、学分互认。这是在日前召开的安徽省高校(部分)联盟成员教学协作会上,13所新建本科院校达成的合作共识。
据了解,教育基础薄弱、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是一般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在积极争取政府投入、社会支持的同时,同层次同类型高校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无疑是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滁州学院、铜陵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西学院、淮南师范学院、合肥学院、巢湖学院、黄山学院、宿州学院、蚌埠学院、池州学院、安徽新华学院和安徽三联学院等13所高校日前达成共识,成立了安徽(部分)高校联盟,联合打造“新建本科院校战略联盟共同体”,以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校际交流与合作。
今后,上述13所新建本科院校之间,将在我省高校中首次实现“教师互聘、学生互派、学分互认,相互开放实验室,图书资源共建共享”等,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参与高校也将可利用合作联盟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开放办学,稳步推进联盟高校教学工作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