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升本以来,滁州学院经过几年的改革建设与发展,学校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实现了由师范专科学校向多科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该校注重大力推进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
《意见》指出,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构建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校地产学研合作,凝炼与培育办学特色,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意见》指出,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工作的领导和宣传的力度,建立起工作责任机制,逐步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对建设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理论研究。
《意见》要求,在大力推进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实践中,必须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进一步明确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通过认真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进一步明确主要学科专业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办学规划和办学举措,牢固树立“文理交融,理实结合、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以本科层次为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是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龙头,进一步加强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通过设立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学科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实行专业评估制度,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应用性重点专业建设,形成特色、品牌专业。
三是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进一步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四是以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进一步加大各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毕业论文(设计)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五是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造就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兼职师资队伍。要进一步改革师资队伍培养横式与评价机制,加大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和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的力度。
六是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要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大力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七是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充分发挥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功能。要注意发挥高等院校的功能作用,努力将学校建成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校地产学研合作中心、地方政府决策咨询和企业技术支持中心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形成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对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工作的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