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
签约现场
滁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图强,安徽省教育厅科技处副处长邵爱珍,滁州市科技局局长何陆金,滁州学院党委书记余在岁,党委副书记、院长邱克,党委副书记武从云,党委委员、副院长许志才、倪阳,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汪湘水,党委委员、院长助理章浩,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吴开华,党委委员、教务处长郑朝贵,及38家企事业单位老总、经理、企业特邀代表等出席了大会。各系(部)教师代表,机关部门科以上干部,关工委、退教协负责人、学生代表共500余人参加了会议。
许志才、倪阳先后主持了大会。武从云代表学校致开幕辞。
省教育厅科技处副处长邵爱珍致辞
滁州学院党委书记余在岁讲话
滁州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邱克作报告
王图强代表滁州市人民政府向会议召开表示祝贺。他介绍了滁州市今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情况及重点投资建设项目,赞扬了滁州学院近年来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并高度评介这次大会是加强企业与高校联系,强化产学研合作,促进滁州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推进“大滁城”建设的大会,是一个创新的大会。
邵爱珍代表省教育厅科技处在会议上讲话,高度赞扬了滁州学院2009年科技工作取得的骄人成绩,并祝愿大会圆满成功。
邱克作了题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科技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滁州学院升本五年来的科技工作,认为学校通过“人才兴校”、“科研强校”工程建设和开展“科研工作推动年”等活动,促使全校上下科研意识明显增强,学术氛围日趋浓厚;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人才质量不断提升;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日渐合理,科技平台建设不断加快;科研项目数量不断攀升,成果层次稳步提高;产学研合作深度开展,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科技管理逐步规范,支撑教学成效显著。
邱克在报告中提出了今后三年滁州学院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国家科技工作政策,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将科技工作作为学校发展战略重点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支撑,面向地方,突出特色,强化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不断增强科技能力,努力提升科技工作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和对社会贡献度,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协调发展。
关于今后三年滁州学院科技工作的主要目标,邱克在报告中指出:到2012年,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在同类高校中具有明显优势,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取得一批在区域内具有影响力的成果,使科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
邱克在报告中还就实现科技工作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任务和完成任务的主要措施。报告使与会代表深受鼓舞。
余在岁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滁州学院科技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同时认为当前工作与建设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对科技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采取必要措施,认真抓出实效。必须下大力气抓住科技工作这个着力点,通过科研工作促进学科建设,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办学声誉,增强服务功能,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余在岁说,要完成今后三年学校科技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必须努力实现“一个重大进展”,即建设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取得重大进展;“两个重点转变”,即一是从只重视教学工作逐步向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转变,二是由分散式的科研行为向有组织的科研团队的转变;“三个明显改善”,即一是科研团队建设状况明显改善,二是科技工作平台条件建设明显改善,三是科技创新的机制环境明显改善;“四个显著提高”,即一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二是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显著提高,三是科技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四是对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支持度显著提高。
余在岁强调,推进学校科技工作发展必须着重抓好“五项建设”,即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技平台建设、科研项目建设、环境建设。他认为,科技工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学校走向社会、扩大影响、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他要求要切实加强领导,始终把科技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
汪湘水在会上宣读了表彰决定,国土信息工程系被授予“滁州学院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赵振华、孙艳辉被授予“滁州学院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国土信息工程系主
会议结束后,与会来宾参观了滁州学院科技成果展、美术作品展和校园。
当日下午,与会的企事业代表与学校各系(部)就产学研合作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并参观了各系(部)实验室。
此前,该校还邀请了省内外高校的知名学者、企业家作客学校的“2009年企业家、专家论坛”。(倪晓林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