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被评为“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文章作者:孔令十时间:2011-01-26浏览:497

124,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表彰2010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决定》(皖教学〔20111号),滁州学院等33个单位被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评为“2010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这是该校在2007年以来连续三年获得“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的基础上获得的更高荣誉。同时受表彰的还有该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孔令十、经济管理系党总支书记吉晓华2人,被评为“2010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多年来,滁州学院党委、行政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在保持较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注重提高就业质量和层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显著成效。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领导,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该校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为主任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将毕业生就业列为学校年度重点工作,党委书记、院长靠前指挥。各系(部)和各毕业班都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和服务组织。学校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主动热情地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广大教职工关心、支持毕业生就业工作,想方设法为促进毕业生就业服务,形成了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的良好局面。

二是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该校深入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现有学科专业比较适应社会需要。按照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目前,该校应用型专业数及在校学生数均达80%以上。该校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近亿元,采取多种措施使实践实训教学落到实处;连续3年共组织6000多名学生参加中国农民歌会的演出、志愿服务,升本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5年获得全国表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2010届毕业生中有80%在各类实践活动中经受了很好的锻炼。学校依托职业技能鉴定所为广大同学开展技能鉴定服务,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计算机、数学建模、“挑战杯”、创业设计、主持人、技工等各类竞赛、考级活动,并为近1500多名毕业生办理了教师资格证。2010届毕业生中,除毕业证(学位证)外,同时获得3个以上职业资格证、技术等级证或竞赛获奖证书的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80%以上。

三是多措并举,努力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2010年该校深入滁州、合肥、芜湖和京、沪、苏、浙、粤等省市各地,新建30余个实习就业基地。实施毕业生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分批安排近2000名毕业生到各类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安排400多名师范生到各类教育机构开展实习见习,有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获得了直接就业的机会。举办20102011届毕业生就业供需洽谈会,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200多场、参会用人单位400余家;组织毕业生参加全国、全省网上招聘活动10余次,这些招聘活动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极大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

四是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帮助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通过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选修课,对广大同学开展系统性的就业指导。经常邀请知名专家、企业家、校友等为大学生开展就业辅导讲座。通过就业指导课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开展SYB等专项创业培训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组织毕业生到企业,尤其是校友创办的企业实地参观考察,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2010年该校还在滁州市科技创业园租用近500平米场地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引进了一批创业项目。学校和各系(部)均建立就业网站,仅学校就业网平均每天提供新的就业信息达5条以上。坚持以人为本,对因各种原因造成就业困难的毕业生给予特殊关怀,通过多种措施帮助他们就业。积极稳妥地做好教育和服务工作,连续6年实现毕业生文明离校。

2010年,该校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特岗计划”教师、“专升本”,以及被大型企业和县以上事业单位聘用的占毕业生总数的41.1%,人数较往年有明显增加,毕业生就业层次和质量明显提高。在滁州市范围就业的毕业生达到滁州本地生源的2.2倍,占毕业生总数的39%,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通讯员:;初审:;终审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