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中,程艺回顾和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安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他说,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省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探索了发展方式的转变。高等教育的事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双百工程”全面实现。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质量工程”整体效果逐步显现。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在发展方式上,提出了“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的指导思想,创造性开展联盟式办学,尝试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发展模式。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被媒体誉为新型的“办学联盟”,推出了一批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近年来,中央领导多次批示推广安徽改革经验,教育部多次专程到安徽进行调研,中央主流媒体多次进行采访报道,安徽高等教育在全国的话语权、竞争力也在逐渐提升。
程艺指出,国家刚刚颁布的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制定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开启了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的大幕,绘制了未来发展的蓝图。我省也制定了符合我省省情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宏伟目标,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高校面临的债务问题、生均经费问题也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这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行动,纷纷制定了符合自己特点的改革项目和政策措施。
程艺说,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希望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各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不断理清思路,解放思想,敢于实践,大胆探索,找到一条能够立足于高等教育之林、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新思路,形成独特的合作模式、办学理念和实践成果。
第一,要以更大的魄力推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各校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取得了不少进步,但对比一下今天的人才培养体制、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计划、管理方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哪些本质性的变化?与那些所谓的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性和教学型的高校相比,又有哪些本质性的不同?情况可能不那么乐观。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把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作为重要的改革内容,是对高校提出的迫切要求,对于我们尝试一种新的人才培养定位的学校来说更是任重道远。我们必须以更大的魄力推动围绕人才培养的各项改革。按部就班不行,小打小闹也不行。
第二,要以更大的决心推动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最近一个时期,社会上纷纷指责高校“行政化”色彩严重。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去行政化”。如果我们仔细反思一下,不难发现,社会的责难不是没有道理的。高校的管理制度松懈,管理方式粗放,管理效率不高,已经不能够适应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面对学校规模越来越大、专业结构越来越复杂的现实,面对我们要广泛开展校际合作、鼓励学生跨校选课的设计,仅仅靠增加管理人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来一场管理体制的革命。诚然,政府需要真正体现“管办分开,政校分离”,给高校以更大的办学自主权。省教育厅将认真研究并逐步推行“生均拨款、总控编制”的宏观管理方式,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学校。更希望学校要以更大的决心,加大内部管理结构的改革。只有管理方式的转变,才能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和联盟的深度合作提供保障。
第三,要以更大的气力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近几年来,联盟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合作方式,得到了各校广大教师干部的广泛认可。随着改革和合作的不断深入,干部教师的思想观念亟待转变,改革的勇气和推动改革的积极性、创造性亟待提高。只有他们的认识提高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创造性发挥出来了,推动改革、深化合作才有可能。任何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必须有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实现,任何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各级干部的大力支持,任何合作共享方案,需要广大学生的积极配合。
第四,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主动创新发展方式。中国高等教育近三十年的历程,基本上是由一些办学历史较长、办学底蕴深厚、办学声誉较高的大学领导改革开放的新潮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办学经验和改革举措,从“办像”逐步过渡到“真办”。当我们在思考“真办”什么样的学校时,我们发现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及探索深度开展校际间合作共享的机制,并没有多少可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模板。即便是国外一些成功的经验,也需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们已经建立的联盟就是一种发展方式的创新,我们欣喜地看到,几年来已经探索的一些措施以及本次会议上将要讨论开展的一些改革就是创新。我们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要有敢于创新的精气神,创造一条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符合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符合我们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
第五,要以更加主动的姿态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应用型最大的实验室是企业,社会是最好的课堂。如何推动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这个大课堂的作用,是应用型高校必须有效解决的课题。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仅培养了学生,也锻炼了队伍,更好地提升高校科技人员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不仅是培养技能,更重要的是了解企业的需求,把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第六,要以更加有效的措施推动联盟学校之间深度合作。联盟成立三年来,从学校领导层的定期交流磋商,到教师之间共同设计课程模块,已经形成了初步结果。希望联盟学校巩固已有合作成果,继续探索深度合作。一要在人才培养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上加强合作交流,既要齐头并进,又要相互促进。逐步形成具有联盟特色、有利于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体制和管理体制。二要注重合作的实际成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设立网上课程、开放实验设备、加强教师交流、设置小学期制、开办暑期学校等方式,让联盟学校的广大学生共享合作成果。三要研究制定各项管理和评价标准,如双学位或辅修专业设置标准和收费标准、学生评教标准、学生成绩评价标准(学分和平均积分点(GPA))等等。四要保持各校专业建设上的特色。在合作中融入各自的特色,在合作中彰显各自的特色。五要研究国内外好的经验和做法,在继续深入研究吸收德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外,从长远看,要研究如美国州立大学各分校之间的关系,印度理工学院各分校之间的关系等。
滁州学院党委书记余在岁说,程艺厅长的讲话高屋建瓴,既有对高等教育形势的宏观把握,又有对安徽高教事业发展和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的微观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为主题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的开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进一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