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滁州学院后勤总公司党总支:真情服务促发展

文章作者:尤佳时间:2011-05-12浏览:322

真情服务促发展 创先争优我先行

——滁州学院后勤服务总公司党总支创先争优活动侧记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滁州学院后勤服务总公司党总支按照学校党委部署安排,结合后勤服务工作实际,开展了“创先争优我先行”活动,坚持“以优质服务求生存,以开拓创新求发展,以精细管理求效益,以自觉贡献求支持”,切实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高水平的保障,促进了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以优质服务求生存】

后勤服务总公司成立以来,后勤人转变“吃大锅饭”的工作态度,解放思想,从以前的“服从管理”到现在的“主动服务”,从“师生需要什么”到“我为师生做什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后勤一位老同志说:“用力服务只能做到称职,用心服务才能做到最好。”

饮食工作一直是后勤工作的难点。近两年来,物价持续上涨,给食堂经营造成了很大困扰。为认真落实学校党委“在保证饭菜质量不变的前提下不涨价”的要求,总公司饮食中心转变经营理念,从微利经营变为保本经营,保证每天中餐、晚餐有免费汤、特价菜,不仅让普通学生能吃好,更要保证困难学生能吃饱。为降低成本,采购部把握市场规律,对米、面、油等大宗物资低价储备并深入市场调研,去北关蔬菜基地了解最新的地头价,去全椒、滁东询问肉食品的加工运输情况,保证供应厂商的资质信誉,所购原材料的食品卫生安全;经常召开学生座谈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参与活动交流,避免因食堂的饭菜质量和价格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绪,诱发事端。如今,饮食中心每天将原材料的市场采购价格公示,方便大家了解市场形势,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虽然省内外很多高校餐饮中心有减免水、电、气费用等校方、政府的扶持政策,以此减少亏损,可总公司从未把困难推给学校,尽量内部解决矛盾,缓解学校资金压力,维护学校和谐稳定。

去年冬天,滁州地区遭遇“千年极寒”,物业的同志们虽然提前做好自来水管的保温改造,防止教职工楼和学生公寓主水管道上冻停水,可气温骤将的那几天,还有不少家属楼水管冻裂。物业管理中心的水电工人冒着严寒抢修,爬梯子、搭脚手架更换水管,一边抢修一边保障,总公司组织其他人员接水,一桶桶提水送到行动不便的退休老教师家中,保证生活用水。当大家还在睡梦中时,他们轮流值班,每隔三小时巡查校内的地下水管,防止再有冻裂情况。当大家还在为雪后地滑而烦恼的时候,他们早已在各路口和楼梯前铺好了防滑草垫,方便行走。后勤人每天都在做这些琐事、闲事,可这些都是“真情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实在事、大好事。

【以自觉贡献求支持】

学校实施后勤社会化改革,将后勤服务从行政管理中分离,转换机制,市场运作,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这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事业发展需要的使然。后勤总公司没有退缩,不等不靠,以主动贡献、优质服务谋生存,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去年8月,为迎接学校60周年校庆,总公司自筹经费5万余元,将老校区教职工住宅楼粉刷一新,改善了校园环境,赢得了教职工好评,以实际行动落实了创先争优。

今年春天校园绿化任务异常繁重,不仅要保证新老校区绿化的常规栽种和维护,更要在新校区扩建新区栽植100颗合欢、100颗桂花、500株棕榈龙柏等千余棵树苗,苗圃基地的5000颗小苗培育、水电铺路等任务也迫在眉睫。所有这些任务要在最佳绿化期内完成,仅凭6个绿化工人是远远不够的,聘用临时农民工成本太大,于是,物业管理中心的水电工参加了,公寓管理中心的值班员参加了,总公司机关的工勤人员参加了……所有职工放弃了休息日和节假日,全力投入绿化义务劳动,领导带头挖土刨坑,男同志栽大树,女同志植小苗,没有人叫苦喊累,没有人担心手上磨出的老茧,没有人担心衣裤上沾染的泥土,这里没有领导下属级别、没有党员群众身份、没有年龄长幼之分,大家只想着到校的树苗要及时栽种、及时浇水、保证成活,只想着有任务就落实,只想着在需要的时候每个人都不能计报酬的自觉贡献。

赵诗涛是老校区的一位物业管理人员,负责一栋教学楼的安保和卫生工作。由于工作关系,他经常会捡到手机、MP3、电子词典等学生丢失的物品。虽然他的工资不高,但面对这些失物,赵诗涛没有动心,从来都是拾物必还。赵诗涛今年已经62岁了,同事们喊他“老赵”,同学们则亲切地叫他“赵师傅”。赵师傅说:“这栋教学楼有168个座位的大教室3个,50个座位的教室6个,70个座位的教室33个,我就负责这些教室的卫生工作,每次学生上完课后,我都要对桌椅和地面进行清理打扫。2008年,我第一次打扫教室时,在抽屉里发现了一部手机,看起来值不少钱。我想丢手机的同学肯定很着急,就想着怎么找到失主。”于是,赵师傅想起了很多同学在校园内张贴《寻物启事》的小广告,自己也学着张贴了《招领启事》,最后终于找到了失主。

在赵师傅的一份失物招领清单中,详细记载了他捡到物品的时间、地点、品名、价值、领取人及班级签字和见证人及其职务等。记录的前面几栏都由赵师傅自己填写,而“价值”一栏则由失主领取时根据购买物价填写的。从记录看,来认领东西的大部分是学生,也有老师。这几年,赵师傅捡到有一万多元的“垃圾”都如数还给了失主。老赵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对老师、学生的感谢也没有太多的寒暄,但他觉得自己肩负着管理育人的职责,是不上讲台的老师,这种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质实在让人敬佩。

把每一件简单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不仅仅是口号,更是一种态度、一股力量。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学校重大活动保障,或是处理突发事件,后勤人用行动证明了他们是一支“有本领、讲奉献、重品行”的管理队伍。

【以精细管理求效益】

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服务总公司的任务不仅是要保障服务好师生员工的生活需要,更要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减轻学校负担,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发展。总公司党总支一班人认为,后勤工作是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必须实行科学管理才会出效益。后勤工作创先争优,就是要在规范化下“争”专业化,专业化下“创”个性化,后勤工作推行精细化管理,注重细节服务,就是争取效益的最初体现。学校资源性消费和行政管理消耗,后勤和机关占大多数,这些部门不像教学科研部门能给学校带来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所以树立节约意识和管理服务过程中的节约作为,对学校有直接作用。“厉行节约”不仅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的需要,也是“科学发展上水平”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得实惠”的需要。

后勤基础设施陈旧,维修量大,维修材料的采购与管理是提高精细管理水平的考验之一。总公司提倡“修旧利废”光荣,严惩“跑冒滴漏”现象,强调过程管理、精细管理。现在总公司办公室的每台电脑上都贴有“节约能源,下班后请关闭电源”的标贴,教学楼内每个教室开关旁也都有“下课后请关闭电源”的友情提示,学生公寓、校园马路更换成节能灯泡,并在使用频率较少的地方适时安装声控开关、触摸按钮,方便实用又节能减排,同时也让节能意识深入人心,让节约行为无处不在,进一步推进了“节约型校园”的创建工作。

要创新工作思路,就要有丰富的知识。后勤同志理论水平普遍较低,有时工作繁忙而又不善学习。贫乏的文化知识,落后的思想观念,怎能顺应发展潮流、适应工作需要呢?于是,总公司举办了管理骨干培训班,领导带头系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理论和管理知识,配发了励志丛书《关键在于落实》,要求认真研读,联系实际写读后感,努力构建“学习型后勤”。

【以开拓创新求发展】

后勤服务总公司各部门围绕其工作性质,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自建花房培育的花卉品种越来越多,基本保障了学校会议、节庆用花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新建了苗圃基地。去年,学校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省高校仅此一家。这其中,后勤人的贡献功不可没。以生为本、为学生服务,是后勤管理工作的着力点。为此,总公司学生公寓管理中心不仅有自己的专门队伍,还成立了“大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大学生环保协会”两个社团组织,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先后开展了“温馨家园我做主”宿舍评比大赛、“绿色环保,美丽无限”服装设计大赛等活动,切实为学生发展搭建平台。在总公司“创先争优我先行”活动启动仪式上,每位党员都公开认领了“管理服务示范岗”,共同许下“真情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庄重诺言,并聘请100多名学生参与监督。

学校在发展,学生在增多,后勤在壮大。后勤服务总公司党总支将继续带领后勤人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创先争优促发展,学习沈浩比贡献,以一流的业绩向党的90岁生日献礼!

 

通讯员:;初审:;终审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