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学校散步的时候,你可曾注意过这样一群身影,他们总是“潜伏”在树下、草丛间,顶着烈日或迎着风雨,种植,修剪,拔草,治虫,浇水,不停地忙碌着。他们就是滁州学院辛勤的“化妆师”——后勤集团绿化队。
在他们队伍中,有个年近花甲的“化妆师”,他叫方建,一直默默为美好蔚园建设奉献着。
端午节的前一天,校园里比平时安静许多。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反反复复叫个不停,仿佛是在朝着火辣的太阳叫板。后山的路边,一支小队伍,约八九个人在弯腰正忙个不停,方建一个人擎着水管在给那一排排红叶石楠浇水。
上午9点45分,方建一队人上午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半,从早上6点半开始,要一直做到11点半。
滁州最近的天气比较干燥,所以方建一行绿化队每天都要不停的给花草树木浇水,还要修剪枝叶,除草。前一天在北校忙完,今天又忙活南校的,1500亩面积的校园,在他们的双手下换上了新装。
这份工作50来岁的方建已经持续做了6年,“以这儿为家喽。”方建说。
据方建介绍,今年滁州学院新增了22万棵树苗,学校向来比较重视绿化工作,2010年滁州学院还荣获了“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的称号”。
军功章里一半是学校的重视,另一半离不开方建和他管理的这一支队伍中一双双勤劳的手。
他们多是来自本地的工人,多是为了子女上学陪读,而像方建这样的算是在学校“安家落户”了,这里的一草一木,经年累月的变化,都饱含了他的辛劳与汗水。
就像是自己一手栽培的花园一样,方建总是能够很清晰的指出在后山的哪一角种着些什么树,有多大面积,还要时常惦记着要给他们修剪枝叶、浇水、治虫,有时候还要背着机器爬上山坡喷化学药剂除草。
“由于地势比较坎坷,不能人工手割。”方建带着一脸淳朴的笑容跟我们介绍,“虽然我们的绿化工作人少面积大,但是我们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一意要把学校绿化搞好,目标在三五年内打造花园式学校。”
绿化工作不同后勤其它部门的工作,他们这里没有假期,就连暑假也要马不停蹄地工作,那些花草树木每天都要精心呵护着。
不过在这支队伍里也有自己的休息制度,比如每个星期都会有一天的假期,只是夏天天气燥热,工作比较辛苦,需要天天浇水,工作量很大,本来人手就不够。冬天也不会显得很轻松,要给每一棵树刷上白漆防寒,给花草树木穿上“保暖衣”。
如果你在后山散步留心看了的话,在水库的那头,有一间红色的小房子,那便是方建临时的小家。
每天中午工作完就可以回家吃个饭休息一下,下午2点半在开始工作,一直到5点半才能结束。俗话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在这样的名山之下,依山傍水,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尽管做的工作比较辛苦,但方建说,这样小隐的生活还是感到比较满足。虽然只是学校的临时职工,他说,毕竟也呆过了这么多年,上到领导老师学生,下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甚至每一片花草树木,都充满着感情。
每个校园里,都会有两种园丁,一种是站在三尺讲台上,另一种是匍匐在泥土地上。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论是哪一种园丁,他们所付出的勤劳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正是他们,为美好蔚园建设,为学校发展,我们工作学习创造了一个美丽的环境。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