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2012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揭晓

文章作者:校报编辑部、校广播电台时间:2012-12-31浏览:4756

由滁州学院校报编辑部、广播台联合开展的“滁州学院2012年度十大新闻”日前评选揭晓。

 

一、中国共产党滁州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122123日,中国共产党滁州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高开华,滁州市委副书记袁华,省委组织部企事业干部处处长张日升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

大会以“加强内涵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努力创建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主题,全面回顾了学校过去五年来的工作,总结了升本八年来的经验,描绘了未来学校发展蓝图,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听取审议了庆承松、王永富同志所作的党委、纪委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关于“两委”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党代会常任制实施办法(试行)》、《党代会代表提案提议实施办法(试行)》。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党委、纪委领导班子,庆承松、许志才、倪阳、程曦、郑朝贵、吴开华、王永富、许雪峰、邢存海同志当选新一届党委委员;王永富、高维红、李道琳、辜庆志、江文贵、史贤华、王诗根同志当选新一届纪委委员。

在随后召开的中共滁州学院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中共滁州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庆承松当选为党委书记,许志才、倪阳当选为党委副书记;王永富当选为纪委书记,高维红当选为纪委副书记。

 

二、成功承办全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等重要活动,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534日,学校成功承办了安徽省高校2012年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省教育厅领导程艺、高开华和全省107所高校分管领导、宣传部长参加了会议。这次带有“现场会”性质的工作会议,是对我校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充分肯定,也是学校办学成果、办学水平的综合展示,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

学校还成功承办了全国第五次GIS教育研讨会暨首届全国GIS系主任联席会议、首届全国大学生GIS技能大赛,安徽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安徽省高校第12届生命科学院院长(系主任)协作会、滁州市省级文明单位以上信息员培训班;选派师生参加了第四届文化部创新奖颁奖仪式暨第五届中国文化创新高峰论坛的文艺演出、志愿服务工作;国家级“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团队、音乐学院大学生花鼓艺术团继续赴省内兄弟高校巡演;选派专家参加滁州市十八大精神理论宣讲团分赴县市区基层宣讲……这些都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提升了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开展了“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教学评建工作扎实推进

328,学校印发了“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确保顺利实施。通过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建设等多种措施,大力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评建工作扎实推进,调整充实了评建工作组织机构,制定了评建工作总体方案,明确了宣传发动、自查自建、自评和整改三个阶段的工作任务,编印了评建《宣传手册》、《内容参考》、《建档目录》,印发了阶段性工作计划,召开了转段动员会议,开展了评建工作督察与调研。在此基础上,认真开展了2012年度教学工作基本状况数据库的上报工作。

1228,学校召开了2012年教学工作会议,对全年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对教学评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要“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以良好状态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四、第三轮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顺利完成,实践教学进一步强化

学校升本以来,第三次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落实定位、培育特色,协调发展、综合提高,因材施教、优化课程体系,注重能力、强化实践,继承创新、合作育人,注重学科特点、分类指导”等六大基本原则,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教学,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各二级学院成立了包括企业和校外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深入企业、实践基地、兄弟高校和毕业生就业单位等进行调研,多次讨论,数易其稿,完成了新版人才培养方案。719日至20日,学校在和县如山湖凤凰酒店召开专题会议,逐个审议并通过了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从2012级新生开始实施。

暑假期间,各二级学院组织学生到参加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横向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开展了暑期小学期制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铜陵学院土木建筑系、宿州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来校参加了为期一周的跨校小学期制实践教学。

 

五、深化人事人才工作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222,学校召开2012年人才引进工作推进会,加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引进力度,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学校领导带队分赴东北、西南五省招揽人才,全年新进教师62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14人;新晋升教授5人、副教授24人;产生了首位二级教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选派了100多名教师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在产学研合作、应用技能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首次认定了159名“双能型”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积极拓展用人渠道,进一步探索人事代理、合同聘用、任务承包等方式的用工改革,完善不同岗位人员分类、精细管理,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六、获批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科技工作取得新突破

32,学校召开2012年度科技工作会议,推进科技研发、产学研合作和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经过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全年获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1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项目;获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幅美术作品入选安徽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1项目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作品获“滁州市文学艺术奖”;安徽省自然科学和哲社科学规划项目、科技计划项目、高校科研项目、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滁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立项数大幅提高;科研到账资金400万元,完成了年初预定目标;1人荣膺“安徽省优秀科技工作者”,8人被安徽工业大学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特别是12月中旬,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通过专家论证答辩,遴选为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标志着学校学科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七、校地、校企合作深入推进,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630,学校与琅琊区人民政府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商定以政府为引导、以学校为依托、以企业为载体、以项目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广泛深入地开展经济、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面合作

在深化校地合作的同时,校企合作进一步推进。224日、927日,机电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与滁州市迪蒙德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嘉吉动物蛋白(安徽)有限公司联合开办的“迪蒙德班”、“嘉吉班”相继揭牌。企业技术骨干走进课堂授课,学生直接走进企业车间顶岗实习,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市场的无缝对接,促进了校企双赢。化工学院不仅帮助定远县盐化工产业园开展技术攻关,而且组织人员编写专门教材,帮助他们培训职工,提高素养,以适应用工需要。有关院(部)还分别与江苏金智教育技术公司、张家港德黎仕人力资源公司、全椒启韵软件园、滁州中州集团、滁州君家酒店等数十家企业达成了校企合作协议。

继续教育学院新招收本、专科函授成教学生949人,联合滁州市人社局,为在校大学生开展了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培训班,为滁州市下岗职工、清流监狱服刑人员举办了职业技能培训班,为盲人举办了按摩培训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八、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招生就业形势进一步向好

128,地信学院学生在“超图杯”第十届全国高校GIS大赛系统开发类总决赛中,荣获Web应用开发组唯一一个一等奖;音乐学院学生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中分别获得个人全能二等奖、三等奖,取得了安徽省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体育学院学生代表安徽省参加了第九届全国大运会健美操项目的比赛,开启了出征全国大运会的先河;生物工程学院学生的科普创意作品《绿·生活》,从安徽省第二届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中脱颖而出,入选参展第五届中国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美术学院学生的两件作品,荣获全国高校廉政文化大赛二等奖,取得了安徽省参赛的最好成绩;经管学子在全国营销模拟沙盘大赛、数学学子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机电学子在全国CaTICs大赛、信息学子在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外语学子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多项赛事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学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数目也在逐年提高;地信学院方美娇同学当选首届“安徽省十佳大学生”。

2012年招生工作形势喜人,本科录取分数线高于省控最低线,其中音乐高出省控专业线69.26分,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本科新生入学报到率达97.54%以上。毕业生就业指导扎实开展,规模以上的专场招聘会系列化、常态化,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达96.2%。中韩合作艺术设计“2+2”专业首届学生顺利毕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计划”获批国家级建设立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获批省级孵化基地,涌现出一批大学生创业典型。

 

九、扩建新区综合楼二标段等一批工程建成使用,校园建设取得新进展

会峰校区扩建新区建设积极推进,不仅改善了办学条件,而且使山水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彰显。建筑面积为14722平方米的学生公寓11号、12号楼9月份启用;面积为18324平方米的综合实验楼二标段工程(包括数学楼、信息楼、化工楼、生物楼)完成建设,进入搬迁阶段;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13号、14号楼开工建设;完成了建筑面积为4106平方米的会峰校区教职工2号住宅楼(36套)建设和分配使用;团购了100余套商品房,有效改善了年轻教师的住房条件;利用水利专项资金,完成了会峰湖堤坝的重建与加固;由同济大学设计的校内重点区域人文景观设计方案数易其稿,建设工作已经启动。此外,对琅琊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音乐厅、食堂等设施进行了修缮和美化,校园“一卡通”信息化建设一期工程建成使用。

 

十、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为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910,学校党委召开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大会,对开展了两年多的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紧紧围绕大力促进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和“迎评促建”两大阶段性主要任务,以“学习沈浩比贡献,创先争优促发展”为主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系列活动,实现了“推动科学发展、培养有用人才、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师生员工、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目标。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分别受到了省委教育工委和学校党委的表彰。

扎实开展了“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全校共清理职权574项,绘制工作流程图552幅,排查出个人岗位风险点2910个、单位风险点641个,制定防控措施1312条,进一步促进了反腐倡廉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

以喜迎党的十八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题,深入开展了征文、演讲、党史知识竞赛、收看收听大会开幕实况转播、理论宣讲等系列活动,掀起了学习十八大精神的热潮。

 

 

 

通讯员:;初审:;终审人:王诗根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