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都会举办系列科技活动,被命名为“科技活动月”。2009年,该院举办首届科技活动月后,已连续举办4届。
科技活动月系列活动由该院统一部署,师生联动,每年都争取做到有新意,有新招,有提高,深入、持久、扎实地开展此项活动,力争活动影响面广,师生参与度高,努力打造“科技活动月”的品牌。
活动多样,内容丰富
科技活动月系列活动包括:学科专业知识竞赛、大学生科研立项申报、高层次人才学术讲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学生跟教师做科研、班级科研导师制、动植物标本制作大赛、科研经验交流会、“生活中科技知识”团日活动、科技知识竞答活动、科普知识黑板报宣传、参观标本馆学习动植物知识等。
科技活动月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学生锻炼能力和发挥聪明才智的载体及舞台,得到院领导和相关教师的重视,给予资金、技术、实验室人员方面的大力支持。学科专业知识竞赛作为科技活动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针对各个专业开展系列专业技能竞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出书本,走进实验室,走进工厂企业,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目前已在三个专业开展的和企业联合举办的系列学生专业竞赛,学生参与率高达70%。
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学术科技研究和创新创业活动,并以此活跃学生科研学术氛围,提高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生物工程学院还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
该项活动自2009年开始实施以来,该院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2011年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科研立项工作管理制度,完善了大学生科研立项工作实施办法,成立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大学生科研立项课题的评选、确立和结题鉴定等整体指导,形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政策保证、教师指导、项目申报、学术活动和创新激励等工作保障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确保大学生科研立项活动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
科技活动月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科技活动,在全院范围内进行科技宣传工作,增强学生对科技事业的关注,进一步兴起崇尚科学的热潮,同时营造人人关心科技,人人参与创新的氛围,让学生能够把自己在学习实验中的点滴感受和灵感,展开科学创新的思考,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充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把所思所想能够付诸行动,开展相关科学活动。
师生联动,成效显著
2009年以来,生物工程学院通过开展“科技活动月”,让师生积极的融入其中,学生们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其中,大学生科研立项申报70项,学校批准立项34项,结题24项,结题率100%;在大学生科研立项的基础上,2010年以来学生在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获得国家三等奖一项,省级一等奖二项,优秀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4篇。
学术论文:
徐秀伟,利用农作物肥料培养单片黑木耳的技术研究.滁州学院学报 2012.02
刘恒霞、余鹏等,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蕨类植物中氨基酸含量.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11.03
刘恒霞等,黄山风景区浮溪河水域淡水藻类种群结构调查.滁州学院学报 2011.02
刘恒霞等,黄山浮溪河流域真蕨亚门蕨类植物分布研究初报.滁州学院学报 2010.4
挑战杯:
蕨类植物根状茎营养与活性有效成分的测定 获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国家级 三等奖2011.10
蕨类植物根状茎营养与活性有效成分的测定 获安徽省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11.06
“绿色生活,有你有我—生态环保系列活动” 获安徽省“绿色生活,有你有我—生态环保系列活动”一等奖 2011.01
滁菊精华茶 获第四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奖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