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晚,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汪少华教授应邀到滁州学院,为该校外国语学院全体教师作了题为《认知语言学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学术报告。
汪少华教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兼留学生管理办公室主任)、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理事、《江苏外语教学研究》编委、《外语之友》常务副主编,近年来主要致力于认知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研究。
讲座中,汪少华从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特征及其与外语教学的关联、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理论、有关隐喻在话语理解中所起作用的实证研究和认知语言学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等四大部分展开,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两个重要承诺(概念性和认知性)、四个指导原则(概念结构是体验的、语义结构是概念结构、意义表征时百科全书的、意义建构是概念化的过程)、基本结构和特点等特征,探讨了这些特征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在简要介绍隐喻在话语理解中所起作用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汪少华重点讲解了认知语言学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主要从图式映射的普遍性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在词汇层面上的图式映射与话语意义的建构、在篇章层面上的图式映射与话语意义的建构以、图式映射的灵活性与话语意义的批评性建构以及概念隐喻的系统性与语篇宏观结构的建构等五个方面展开。
汪少华指出,认知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关联度高,与现代教学和学习理念一致,与词汇和语篇教学以及阅读能力密不可分,其有助于学习者利用自己的各种认知能力来表达到语言学习的最佳效果,符合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他还指出隐喻能力应为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