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构筑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价值观建设的思考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4-02-04
终审人: 吉晓华
 

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具有极为丰富深刻的思想和精神蕴涵,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们国家民族的美好前景,也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实现中国梦,必须使中国梦的思想和精神融入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观建设之中,构筑高尚的民族灵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等一等我们的灵魂——文化与价值观建设是一个紧迫课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甚至与之相脱节,必然导致全民族素质的下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迷失。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建设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物质的成果,需要有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来维系,才能保证其坚固、才不至于出现碎片化。

作为一种精神形态的存在,文化对集体而言,是维系国家、社会、民族协调一致必不可少的精神系统;对个体来说,则是人所特有的精神信念、思维方式、观念体系及心理结构,包括信仰、理想、价值、人格、认知、技艺、情感等。如果说政治、经济改变的是一个国家的面貌,那么文化则可以化育一个民族的风骨。

实现中国梦,我们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无论表现在经济还是社会领域、行为还是思想方面,都可以从文化建设上找到根子。上个世纪以来,我国经历了一系列社会、思想、文化的深刻变革,我国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受到较大冲击,而新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却仍在建立过程之中。在这样一个文化建设转型期间,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大行其道,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腐败,以及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在一些领域盛行,文化凝聚人心、维系伦理、统一思想和指导行动的功能有所弱化。文化助力的不足,已经影响到我国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要解决人的价值观问题,确立人们看待世界和事物、进行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正确价值标准和价值尺度。以文“化”人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净化人、感召人、塑造人、教育人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依靠简单的方式可以完成的,而是要求我们的文化建设要走进人们生活,与生活一样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关注和贯穿人们整个的精神生活领域。

中国梦的实现,必然伴随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建设先进文化和价值观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

中华崛起的精神之源——文化与价值观建设的认知

对文化本质的不同体认,必然导致文化建设和发展路向的不同。认识到这一点,才能避免对文化各种肤浅的认识和理解,寻求实现中国梦所赋予文化建设的正确路径。

第一,文化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提升了人的生命高度和精神价值,使人得以超越动物性而走向文明。在自然界,没有哪种动物不惧怕死亡,但人为了信仰,却能够克服本能而慷慨捐躯。从耶稣到苏格拉底,从革命者到思想家,从民族英雄到普通战士,由文化引发的永恒壮举布满人类历史的星空,至今闪烁着熠熠光芒。然而,在物质生活条件极大丰富的今天,却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心灵的空虚、欲望的膨胀与财富的累积成正比,伴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信仰被淡化,有人甚至宣称只要自己过得好,其他统统无所谓。人类被称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一颗高贵的灵魂,而当人们只剩下动物本能的时候,当人心不再容纳道德、价值、理想、信仰、仁爱的时候,灵魂将安放何处?

第二,文化是一切文明之魂。文明是特定民族发挥其文化创造力的产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的兴衰存亡决定了民族的兴衰存亡。近代中华民族之所以饱受屈辱,“孔家店”被打倒以后,无法从文化上自救、自立是一个重要原因。毛泽东在回顾中国近代的百年史时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70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只有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根本解决了中国社会政治问题的基础上,用先进的理论,唤起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伟大觉醒,才最终突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华文化的振兴才有了可能。今天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一定意义上就是得益于这种与中华民族灿烂历史文化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文化。可以说,社会主义文化是兴国之魂,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之所系,是中华崛起的精神之源,是实现中国梦不可须臾离开的文化滋养。

第三,文化是一切发展的目标和价值评价指标。今天的世界,占主导地位的发展观主要是经济发展观,但从文明的角度看,过度强调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价值体系和人类生活的环境造成冲击。强调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追求,物质欲望的不断膨胀,会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越来越贫乏。时代呼唤一种“人本”的发展观,即一切发展都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这也正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因此,社会的进步也需要从文化上去衡量,需要将文化的进步作为一个重要尺度。当前中国改革与发展转型,正是顺应这一潮流,从单纯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转型,这就超越了经济领域而进入了更高的文化领域,必将引领国家和人民走向充满温暖和光辉的明天。

与生命一起成长着的存在——文化与价值观建设的站立点

文化,不管你注意不注意,它都是一种成长着的存在,这种成长是与整个人类的生命相伴随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简单的复制、复原或复古,而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文化为引领,通过文化改革和文化创造,推动文化不断成长和发展兴盛的过程。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理性、科学、客观的态度,为文化的发展繁荣找到正确的站立点。

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一个民族永远不能丧失对自己文化的信仰。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不可抛弃也无法抛弃。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独特贡献。我们对待传统文化,最恰当的态度不是“要”或“不要”,而是怎样积极进行对话和创新。首先,要从“弱国心态”和“民族自卑”中走出来,重建文化自信,恢复对本民族历史传统应有的尊敬。其次,要科学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力发展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充分反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

文化建设与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血脉中最活跃、奔放、健康、奋进、战斗的细胞。近百年来,革命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争取独立解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而且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新形势下,党执政后要永葆先进,就必须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和自信。从文化安全来看,汲取革命文化中的精神养分如信仰、理想、崇高、奉献等,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革命文化以阶级性与西方文化所谓普适性相抗衡,没有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事业就会失去根基。

文化建设与外来文化。中华文化本身就是多元文化共同融合的产物。今天我们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十分鲜明,那就是充分吸纳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与多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不断创新,始终保持我们文化的先进性。文化交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式,但我们必须警惕文化背后的政治图谋。特别是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较量和斗争十分复杂尖锐的情况下,在西强我弱的状况还没根本改变的背景下,能否汲取西方优秀文化,走出中国特色文化之路,这是中国文化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顺应时代前进的潮流——文化与价值观建设的路向

任何一种文化和价值观只有经过发掘、提炼和践行,才能顺应时代前进的潮流,适应现代复杂多变的生活要求。我们应当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努力使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沉淀为每个公民的个体人格和一个民族的集体人格。

赋之以形:与制度机制相结合。制度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无论在哪个领域,制度体现的都是文化自我维护中刚性的一面。所以,文化不进入制度,就难以发挥作用;制度不植根于文化,在实施中就会走形变样,难以持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把文化融入方方面面的制度当中,用制度来引导和巩固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极大的勇气来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使社会主义文化与价值观在制度上得到“真正的表达”。

植之以根:与社会伦理相结合。文化和价值观如果不与民众的生活实践相关联,那只会浮在表面,难以扎根。因此,加强文化建设必须从巩固道德伦常入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生活伦理,进而深入和内化到个体,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意识和内在追求。

导之以行:领导带头树立典范。在一定程度上,领导干部思想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整个文化和价值观建设的成败。因此,领导干部要带头改进思想作风、提高党性修养、提升道德水准,自觉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笃信者。同时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与人格魅力号召群众、感染群众,自觉当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者。

(原载2014年1月27日《解放军报》)

   
分享到:
校址:安徽省滁州市琅琊路2号(琅琊校区) 安徽省滁州市丰乐大道1528号(会峰校区) 
邮编:239000 皖ICP备11015759号 
技术支持:滁州学院信息技术与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