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产遥感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会在滁州学院召开

文章作者:学通社记者/刘振思 袁婷时间:2014-09-23浏览:650

9月20日至21日,第二届国产遥感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会在滁州学院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环境遥感分会主办,滁州学院、新疆卫星应用工程中心、安徽地理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美国际合作项目《喜马拉雅及青藏高原深剖面和综合研究》中方首席科学家、自然资源部探月科学家小组组长赵文津,中国宇航学会卫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继云,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遥感专业组组长胡如忠,国家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副处长祁海明,中国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海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星应用工程中心主任黄新利,以及国土、资源、海洋、气象、农业、林业、地质等领域和新疆、内蒙、四川、山西、河北、广东、安徽等区域遥感应用专业100余位遥感卫星应用领域的泰斗、专家和学者应邀出席会议。滁州学院党委书记庆承松、校长许志才、副校长郑朝贵,以及该校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大会开幕式上,滁州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许志才代表学校对各位遥感卫星方面的泰斗、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忱欢迎。他指出,第二届国产遥感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会在滁州学院召开,是对学校的肯定与支持,尤其是对学校近年来在遥感、测绘、地理信息等方面取得成就的肯定。许志才向各位专家介绍了滁州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滁州学院的基本情况,他希望与会专家对滁州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中国宇航学会卫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继云在会上介绍了中国宇航学会的发展历史。他指出,召开本次学术交流会的目的就是要加强国产遥感卫星应用单位的交流,拓展国产卫星应用领域,把我国遥感卫星应用做得有特色、有结果、有影响、有实用性,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他希望与会专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多提宝贵意见,切实发挥遥感卫星应用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就如何使我国遥感卫星应用形成产业链,吴继云强调,要抓住其发展规律,把需求转化为驱动力,努力为国防服务,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为大会作了题为“扩大遥感技术应用的设想”的特约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要汇聚大家的智慧,利用国产遥感卫星数据和技术,解决好中国的实际问题,服务好国民经济的发展。赵院士鼓励大家搞学问研究,要做到“博学之、慎思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复践之”。

本次大会共设1个特约报告,2个主题报告,13个专题报告,涉及国土、海洋、气象、环境、农业等行业和新疆、辽宁、内蒙等区域遥感卫星的应用。会上各位代表还结合各自的工作经验,就国产遥感卫星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李虎教授主持了报告会。

大会的召开,是对今年我国国产遥感卫星应用及产业化方面取得成绩的总结和回顾,对推动国产遥感卫星应用向更广泛更深层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讯员:;初审:;终审人:吉晓华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