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蔚园新闻  蔚园人物  
【蔚园学人】蒋文明:用GIS托起学生成长未来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4-10-27
终审人: 郑晓华
 

2014年6月6日,“创青春”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终审决赛在安徽工业大学落下帷幕。滁州学院选送的参赛作品《基于社交媒体时空标签的weibox微信服务》是该校获得的唯一一个金奖。该作品指导老师、滁州学院地理与信息学院的青年教师蒋文明带领学生,贴近当前信息传播前沿,致力于GIS应用研究,近年来,参加全国全省专业大赛,多次获得金奖。

抓住机遇,厚积薄发

1995年,19岁的蒋文明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师范大学。当时的计算机网络在中国发展很快,于是他毅然选择了计算机相关专业进行学习,大学毕业后,他顺利的进入了常州国际学校中学部,成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

与此同时,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一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新兴技术——GIS应运而生,它是一种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

然而正是这一技术的兴起,彻底改变了蒋文明人生的选择方向。

2002年,蒋文明决定重新回到校园,进行硕士和的博士的学习。为了进一步学习GIS的相关知识,蒋文明选择了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习。在这门围绕计算机为基础开发和应用形成的学科里,四年的计算机学习为他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方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GIS领域的研究是一项非常枯燥的工作,有时候坐在电脑前面,一坐就是一天。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研究初期,由于技术还不成熟,许多问题都找不到解决的方法。这也给蒋文明的研究带去了很多麻烦,研究也一度陷入瓶颈。为了找寻突破的方法,蒋文明经常会去图书馆,在那里理清自己的思绪,一点一点地在文献里摸索。

在花费了近两年时间后,蒋文明主导参与的导师课题研究——《面向GIS的文本空间关系解析机制研究》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是蒋文明并没有感到有什么值得庆幸,一个课题就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他自己深知在研究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蒋文明又先后主持了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面向位置服务的时空数据聚合及可用性研究》和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面向LBS的时空信息聚合方法研究》,这是他的汗水与坚持浇灌的硕果。

蒋文明说,如果没有2000年的那次计算机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大发展,也许自己现在还只是个普通的中学老师。虽然GIS的研究过程充满艰辛,但他依然庆幸自己抓住了那次机会。十年的深造,让蒋文明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有了更为实质性的了解,也让GIS成为了让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

严谨治学,甘做灯塔

“他是一位多能型老师,经验丰富,指导学子非常细腻,他将社交网络和GIS有效地结合起来,在思想上比较创新,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地信学院李鹏老师对于蒋文明的印象。

虽然多年以前,蒋文明就已经有过站在讲台的经验,可是大学的教学和中学时期有很多的不同,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学生,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而让学生更乐意于接收一些很枯燥的知识。

现在的蒋文明,主要从事GIS学科的教学工作,在完成每天教学任务的同时,他也在积极地寻找提高学生学习的方法。在他的眼里,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尤为重要,因为不论在什么时候,只有学会了独立思考,才能在很多问题上获得比别人更多的理解。GIS本身就是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只有主动深挖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拓宽自己的视野并不断地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才有可能做到能够从更高的层面上看待GIS。

“在我们的身边,他是一座灯塔,一个指路人,很多时候遇到不懂的问题,经过蒋老师的点拨,我们就明白了。更重要的是,他会教会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做到更好”,这是蒋文明的学生吴菲菲对于他的评价,她也是“创青春”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获得者。

在GIS技能大赛不断呈现出的多元化的今天,他总是根据学生不同的阶段积极的组织学子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态参加不同的比赛,以此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蒋文明是一位优秀的指导老师,2011、2012年连续两年获得安徽省高校GIS技能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曾经荣获SuperMap杯第九届全国高校GIS大赛优秀指导老师三等奖,第十届全国高校GIS大赛优秀指导老师一等奖。

念好“紧箍咒”,打好“组合拳”

每逢赛事,作为指导老师的蒋文明对参赛学生的要求都非常严格。要想把“紧箍咒”念好,除了严格,他还不断地给参赛队员灌输专业知识和创新思想。“团队每一个成员的选拔都是淘汰制,每个人都必须发挥个人的最大价值”,这是蒋文明对于参赛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了积极配合学校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地信学院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产学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四项训练(基本技能训练、项目实训、顶岗实习、专业竞赛)为主要内容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也正是学校和院部的这套“组合拳”,打出了GIS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蒋文明回答问题的字里行间,记者看到了一个严格认真、关心学生的老师;在学生描述他的点点滴滴里,记者看到了一个教学有方、深受爱戴的老师;在完成采访的反复接触中,记者看到了一个平易近人、耐心待人的老师。正如蒋文明自己所说的那样,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是在教学上有所成就,更要被学生所肯定和认可。

   
分享到:
校址:安徽省滁州市琅琊路2号(琅琊校区) 安徽省滁州市丰乐大道1528号(会峰校区) 
邮编:239000 皖ICP备11015759号 
技术支持:滁州学院信息技术与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