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蔚园新闻  
2022年滁州学院十大新闻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22-12-31
责任编辑: 吉晓华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学校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工作主线,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深入推进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优异成绩。

一、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思想政治工作彰显新成效

学校紧紧围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引导广大师生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强国复兴有我”的时代责任。积极组织开展“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通过主题社会实践、艺术作品展、读书创作、征文、演讲等系列活动引领师生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举办“争做校园好网民 凝聚网络正能量 青春献礼二十大”网络文化节,征集优秀网络文化作品400余件。制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认真组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党员、教工学习。扎实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截至年底共宣讲140余场次,覆盖师生群众12000余人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积极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真正让师生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中切实领会和把握党的创新理论。

学校“三全育人”改革成果不断巩固提升,思政工作成效进一步彰显。地信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积极构建 “坚持一条主线、抓牢两支队伍、着力四个强化”思政工作体系,入选2022年全省首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我校是全省同类院校唯一一所。积极参加第七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网上学习和“宪法卫士”行动计划,参与班级数总计390个、注册人数17443人,参与人数16889人,总参与率位列安徽同类高校第一。暑期社会实践获批4支国家级团队,1支团队获评全国优秀团队,1名教师获评全国优秀个人,1篇调研报告入选全国百篇优秀调研报告,学校社会实践工作连续第九年获团中央表彰。1件短视频作品获第五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优秀奖,2件短视频作品在安徽省第五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中获得二三等奖。以良好状态接受第一届安徽省文明校园复查,推荐1个家庭为安徽省“文明家庭”,2个家庭分别获评滁州市“文明家庭”、“最美家庭”。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大学生征兵工作的部署与要求,广泛宣传动员,积极引导学生参军报国,全年共有101名毕业生光荣入伍,学校在全省高校征兵工作绩效考核中再获优秀等次。校武装部获评全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校侨联获评“全省先进基层侨联组织”称号,并当选省高校侨联联合会副会长单位。

二、4个专业纳入省内一本招生,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

学校积极推动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深入推进“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招生层次取得新突破。地理信息科学、物联网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测绘工程专业纳入安徽省一本批次招生。2022年学校文史、理工类招生投档线在省内同类院校排名再创新高,文史类投档线距一本线仅3分,在全省同类院校排名第2;理工类投档线超二本线42分,在全省同类院校排名第2。

学校稳步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显著增强。测绘工程专业首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接受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组线上考查,学前教育专业接受师范专业认证专家组进校考查。获批3项省级产业学院建设项目、5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全年组织开展A、B类赛事60项,获奖累计1000余项,国家级奖项127项,省级奖项90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6项,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智能车A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的新突破。学校位列2017-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第258名,相较于上年提升24名,在同类院校中位列第21名。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5项,省级254项,遴选17个学生创业项目入驻校内孵化基地,共有652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

三、科技到账经费突破7000万元,创新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切实提升创新服务能力。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安徽省科技进步奖1项、安徽省社会科学奖1项、厅级科研奖励3项。出版各类学术著作9部,授权国家专利150项,获批软件著作权136项。科技到账经费突破7000万元,再创历史新高。

学校坚持融入地方,服务地方。与琅琊区人民政府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组织360余人次教授博士深入150多家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助力滁州市4家企业获批滁州市八大产业链强链补链攻坚项目。与来安县共建“科技小院”助农平台,组建科技专家服务团,培训农户、农技人员1000余人,解决农业技术问题15项,培训大学生农业科技特派员60余人(次)。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全椒分中心,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明光分中心,22名教师担任全椒县五大产业链“链长科技助理”及产业链专家团成员。新增选派“科技副总”4名,累计派出13名,全年解决企业技术问题30余项、开发新产品15个、为企业开展技术培训110余人(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合同金额350余万元。

四、2个学科入选全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学校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

学校统筹推进学科建设,进一步优化优势学科梯队,助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2个学科获批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滁州市政府支持建设经费1.2亿元(三年)。安徽省高等学校Ⅲ类高峰学科“地理学”建设获省教育厅2021年度绩效评价较好等次。

学校着眼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优势特色与发展需求,构建特色优势明显、梯次衔接互补的科研平台体系。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组建高等产业研究院(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学科平台的新模式。获批安徽省智能感知与健康养老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滁菊种植与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公路低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作为第二参与单位与滁州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申报并获批安徽省液晶显示面板回收利用研究工程中心。与滁州市政府共同申报并获批安徽省半导体与智能传感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滁州市政府经费支持300万元。与来安县政府共同申报并获批安徽省乡村发展数字化协同技术服务中心。

五、滁州市出台支持学校“申硕更大”十条举措,硕点创建工作成果丰硕

学校坚持加强校地合作,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经积极沟通协商,滁州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滁州学院“申硕更大”十条举措》,决定从财政经费、征地扩容、人才引进、科技平台、项目研究等方面助力学校“申硕更大”工作。

学校聚焦聚力2022年创硕决战攻坚,出台决战年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各项创建工作。设立研究生办公室,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制订并颁布导师遴选与管理、研究生培养与管理、研究生奖助学金等10项制度。与安徽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70人。首批申报的学位点聘任行(企)业导师62人,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1个。经过攻坚行动,硕点申报各项指标建设成果丰硕。

六、外引内培高层次人才75人,人事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激励机制,不断健全人才工作体系。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认真落实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和有关师德制度,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主题活动。出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办法、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奖励办法、“琅琊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等。全年新增博士75人,博士比净增6.2%。获批省高校优秀人才培育项目15项,省委组织部引才资助项目1项,博士后资助项目1项,市“113”产业创新团队4个。选聘首批“琅琊学者”75名,选派23名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83名教师挂职锻炼期满考核合格,分级认定48名“双能型”教师。

七、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开放办学取得新进展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开创国境外合作交流新局面。举办第九届皖台物联网研讨会、第十一届皖台科技论坛暨2022皖台高校“云交流”活动,助力皖台物联网及各项科技与文化交流合作,学校获批“安徽省对台交流基地”。与俄罗斯工程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塞尔维亚新帕扎尔国立大学、韩国国立顺天大学、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议及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与韩国韩瑞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第十三届中韩建筑展暨第二届设计交流展。举办第一届“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安全与健康外国专家高端论坛,9个国家数十位专家齐聚云端交流研讨。举办第四届食品低温加工国际学术研讨会,6个国家专家学者分享了39场报告。承办两期中国侨联2022“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安徽线上夏令营活动,1000多名印尼、美国、加拿大、西班牙、越南等国家华裔青少年参加,感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八、协办省运会有关赛事和任务,志愿服务展现蔚园新形象

学校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担省十五届运动会有关赛事和任务。协办高校部游泳、武术比赛,克服疫情等困难,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精心组织、高效服务,有力保障了全省21所高校游泳代表队、50所高校武术代表队顺利参赛。承担大会开闭幕式、残运会及民运会开幕式表演任务,音乐专业学生共参与各项表演中12个舞蹈和1个合唱节目,他们以优美的舞姿和动人的合唱弘扬了体育精神,展现了“皖风徽韵”“醉美亭城”的独特魅力。省十五运期间,学校近千名志愿者的饱满精神状态和热情服务态度,得到组委会、省教育厅及兄弟高校的高度称赞,展现了我校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九、加快推进办学条件建设,切实办好民生实事

学校积极作为,切实为长远发展创造条件,努力为广大师生办实事办好事。校园基本建设取得新成就,会峰校区实验实训1号楼完工交付使用,琅琊校区学生公寓A/B楼、会峰校区人才公寓4/5号楼、产教融合综合实验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新图书馆、学生公寓15/16号楼等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加速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稳步推进,书记、校长及领导班子成员共走访用人单位173家,持续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资源。截至2022年12月31日,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20%,高出全省本科毕业生同期水平2.26个百分点。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效,认真制定教职工、老生开学返校,新生入学工作方案,先后开展37轮共计809349人次核酸检测,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防控工作服务保障水平,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十、省委调整学校领导班子,“蔚园党建”进一步提质增效

省委从全局出发,根据学校领导班子现状和事业发展需要,调整学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班子成员。陈润同志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学校党委书记,毕明福同志任学校党委书记。李庆宏同志交流至黄山学院担任党委委员、副院长,王春同志任学校副院长。

学校以全省首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为契机,着力打造融合发展的“蔚园党建”,切实把党建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学校领导班子在2021年度省委综合考核中获“优秀”等次。地理信息系党支部李龙伟工作室入选首批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物联网工程系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校共获批全国样板支部3个,全省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3个、“双带头人”工作室1个,获批数量居全省同类高校首位。学校以良好状态接受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建设验收。省委教育工委主要领导同志来校调研指导工作,参观学校党建“双创”工作成果展,充分肯定学校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做法和成效。学校开展校级第三批党建“双创”单位立项建设,新增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5个、“双带头人”工作室3个。中宣部主管《党建》杂志介绍学校“‘四分建设’精准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宝贵经验。“‘PLUS(加带微联)’模式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入选第六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稿源单位审核:郑晓华 责任编辑:陈沭文)

   
分享到:
校址:安徽省滁州市琅琊路2号(琅琊校区) 安徽省滁州市丰乐大道1528号(会峰校区) 
邮编:239000 皖ICP备11015759号 
技术支持:滁州学院信息技术与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