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教育是新生进入大学的“第一课”,也是“必修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为认真做好2022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引导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完成角色转变,开好头、起好步,以昂扬的精神面貌融入全新的大学生活,2022年秋季学期,校学生处持续推进“9+N”(9堂学校统一专题课和N堂学院自拟主题课)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内容涵盖“青春筑梦”“初识蔚园”“学业认知”“助力成长”“行为养成”五大模块和系列活动,切实将思想引领贯穿到新生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不断增强新生的身份认同、专业认同、价值认同、文化认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牢坚实基础。
提早谋划部署 确保入学教育取得实效
为做好此项工作,学校于暑假期间专门成立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新生报到和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布置会,对入学教育工作进行详细、周密部署。学生处制定入学教育专项工作方案,明确入学教育指导思想、教育主题和工作原则,确立了理想信念教育等9项固定专题内容,并对做好各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宣传部、发规处、教务处、学生处、安保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院(部)安排专人制定打磨9个专题课件、教案。各二级学院成立学院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制定学院N堂自选专题具体实施细则,并组织专人做好“9+N”备课,认真落实好各个环节工作。
凝聚各方合力 营造全员育人良好氛围
在教育活动中,学校充分发挥学工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育人作用,全程指导、参与新生入学教育各项工作。学校处级干部、学院领导班子带头授课,以集中分散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新生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各班级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到教育管理第一线,以各种方式对新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不断加深认识和了解,尽快建立起团结奋进的新集体。学生骨干在协助新生班主任做好新生班级各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他们的实际行动为新生树立优秀典范,营造团结温馨、互助互帮的良好育人氛围,让新生尽快找到新集体归属感。
理想信念教育 引领新生增强价值认同
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制作理想信念专题教育课件,学生处组织各学院集中授课,从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的“灯塔”“动力源”“涅槃石”作用等方面,讲清大学生为什么要树立理想信念;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出发,讲明大学生应该坚守什么样的信仰;将中国梦与个人梦、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进行详细分析,讲透大学生应该如何设计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激发奋斗力量,人生梦想启航。校党委书记毕明福在新生开学典礼上寄语新生,勉励全体新同学要“归零”出发,在开启新的人生征程上努力做到“三要”。一要胸怀理想、志存高远,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把深厚的爱国之情和坚定的强国之志化为切实的报国之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二要珍惜时光,勤奋学习,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三要知行合一,品德高尚,真正成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新时代大学生。全体新生齐声朗诵《喜迎二十大 奋斗正当时》,同时快闪出“修德求是”“博学笃行”“喜迎二十大”“奋斗正当时”等图形字样,用最清晰坚定的声音、整齐划一行动许下青春誓言,立志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生活生命教育 帮助新生增强身份认同
找准自身定位,适应角色转变。新生进入大学校园后,远离家乡、父母和朋友,在学习、生活和环境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适应。各学院通过新生见面会、新老生交流会、新生座谈会、新生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开展大学适应性教育,指导帮助新生尽快地调整自己,适应环境的改变,克服各种困难,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准自身定位,完成角色转变。
学习行为规范,争做文明学生。新生进校后,为帮助新生尽快了解大学生应该遵守的法纪法规、校纪校规,学校组织全体辅导员从法律常识普及、校纪校规讲解、实际案例分析等多维度组织开展了《恪守法纪,画出圆满人生》专题教育。同时,校院两级分阶段面向全体新生开展了《学生手册》知识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督促新生牢记规范行为,做文明大学生。
前置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学生处将安全教育前置在新生接到录取通知书至开学报到阶段,面向全体新生开展线上安全教育。以微视频、动漫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可观性、趣味性、知识性巧妙融入课程,内容涵盖国家安全、防范诈骗、人身安全、传染病防治、心理健康等24个类别,全体新生完整参与全过程学习,课程登录率、学习率、考试通过率均为100% ,各类安全知识深刻根植于学生心中,大大增强了同学们作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安全防范意识。
校史校情教育 促进新生增强文化认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2022级新生进入大学之际,各学院以专业或者班级为单位,积极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校史馆讲解员对校史馆内的物品、图片和文字进行讲解介绍,新生从一段段文字和一张张老照片中了解学校、认同学校、热爱学校,增强对学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各学院根据学校相关安排,面向学院新生集中授课,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知史爱校 做新时代滁院人》专题教育,从学校所在区位、办学历程、办学定位、专业分布、大学文化、发展优势、知名校友、未来展望等方面,对滁州地方文化、学校发展进行详细介绍,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地方文化以及校情校史全方位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校园文化认同。
专业职业教育 激发新生增强专业认同
通过聘任专业课教师作为班导师,由班导师牵头开展专业认知教育,以不同形式、不同渠道给新生讲解所学专业的专业特征、专业优势、培养目标等,鼓励新生培养专业兴趣、树立专业意识,克服“专业调剂”“专业未知”等带来的焦虑和恐惧,把所学“专业”当作自己的人生“事业”。同时,通过“老带新”“结帮带”等形式,充分发挥优秀在校学生的学业导航和示范作用,让新生在大学起步阶段就通过身边的榜样树立起对所学专业的信心和决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良好的学习风气,明白自己大学期间应该跟谁学、学什么、怎么学,增强新生专业认同。
规划职业生涯,遇见更好自己。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专题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大学生职业生涯嘉年华体验周等,帮助新生客观认识自我,积极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增进新生了解职业类型和职业发展,树立职业选择与决策意识,学会将决策贯穿于大学日常生活,激发新生对学业、职业生涯的主动思考,促进其将生涯规划付诸行动。
优秀事迹分享,榜样示范激励。校院两级还充分挖掘优秀校友先进事迹,邀请优秀校友开展线上线下事迹分享会,讲解优秀校友励志故事、宣传优秀校友人生风采,发挥榜样示范、言传身教、情感带动作用,鼓励新生学习身边人、学做身边事,增强教育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学生的认同要经历“知、情、信、意、行”复杂变化过程。学校入学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尽快实现这种认知升级,“扣好大学期间的第一粒扣子”,为大学四年学习以及终身成长打好基础和奠定基石。下一步,学生处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新生入学教育举措,重点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抱负,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稿源单位审核:郝德新 责任编辑:陈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