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党建、定方向、聚人心、促发展
——专访食品学院党委书记庚丽娜
记者:过去五年来,学院党建事业发展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庚丽娜:过去五年,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食品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在多个方面取得较为显著成绩。
党建引领有力有效。学院党委抓党建、定方向、聚人心、促发展的引领能力不断增强,基层党团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较为充分。学院党委获评学校“标杆院系”“疫情防控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食品安全系党支部获全省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院工会获评“安徽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学院团委获评“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涌现出“中国好人”、安徽省科教文卫系统“师德先进个人”“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先进典型。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牢固树立以生为本思想,落实“三全育人”任务举措,实施“五航五抓”工程做好育人工作。近五年,在学科竞赛中学生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7项,省级147项,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2名学生获“安徽省优秀大学生”称号,2名学生获校“十佳大学生”称号;1篇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获全国百篇优秀调研报告;281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考研率30%左右,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总体保持在95%以上。
学科专业可圈可点。学院紧盯重点工作,在特色亮点上下功夫,确保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生物与医药”获批2022年安徽省III类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创建达标超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纳入安徽省一本批次招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
科研服务全始全终。教师获批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获批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三等奖各1项,全国商业联合会科技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第二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1项及铜奖2项,成功转化科技成果10余项,科技到账经费1860余万元,科研能力及服务地方效能进一步提升。
记者:未来五年,学院党建事业发展有什么新的谋划?
庚丽娜:未来五年,食品学院将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盯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目标,按照“强引领、重内涵、显特色、优质量”工作思路,深化“五着力五提升”工作举措,激活党建引领新密码,释放事业发展新动能,凝心聚力、勇于创新,不断推进学院党建和事业发展跃升新台阶。
具体来说,就是着力实施“党建红色引擎工程”,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着力实施“高峰学科建设工程”,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着力实施“高水平团队培育工程”,全面提升师资队伍实力;着力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工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实施“开放协同创新工程”,全面提升服务地方能力。主要目标任务是瞄准区域食品生产安全、食品资源创新、食品绿色加工与安全控制的重大需求,为区域食品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攻关关键共性技术,开发新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助力千亿健康食品产业发展,做强学科专业“工理有农,工理支农”特色和优势,突破硕士点创建,实现学院高质量发展。
记者:未来五年,学院在党的建设重点在哪?
庚丽娜:未来五年,食品学院党委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主线,按照“强引领、健机制、育特色、促融合的党建工作思路,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健全机制体制为动力,以打造党建育人特色品牌为抓手,以促进党建业务双融双促为目标,聚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聚焦高峰培育学科建设,聚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切实把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促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效果,着力构建党建和事业发展双融双促双提升的新格局。(稿源单位审核:马报 责任编辑: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