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音乐与教育学院召开2025年工作务虚会。院领导、各党支部书记、各系部主任、各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以务虚研讨谋务实举措,以思想破冰推动行动突围,共同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锚定方向。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奋力谱写音乐与教育学院崭新篇章。传达学习了2025年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2025年高质量发展工作务虚会、年度工作总结会议精神,强调要结合学院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切实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
与会同志聚焦“学院怎么办,我们怎么干”主题,从党建质量提升、学科建设与申硕创点、专业建设与师范认证、有组织科研与服务地方发展及“双对高”行动实施等方面开展了务虚研讨,对学院2025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充分讨论。
院党委书记王诗根主持会议并讲话。他说,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重组后的音乐与教育学院开局之年,是硕点创建的冲刺之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站位学校发展全局,立足学院发展实际,狠抓党建引领主线,狠抓立德树人根本,狠抓教育教学中心,狠抓科学研究驱动,狠抓人才建设关键,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努力创造更加出色、出彩、出众的业绩,奋力开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王诗根强调,一要认清形势,以危机意识凝聚改革共识。直面生源困境加剧、学科融合不足、信息技术迭代等挑战,唯有主动求变,才能化危为机。二要锚定方向,以三个突破重构发展路径。打破学科壁垒,在学科融合上求突破,打造“音乐+教育”特色生态圈,构建音乐赋能教育、教育反哺音乐的闭环;优化传统专业,拓展新兴专业,建设实践性微专业,在专业升级上求突破,构建“守正+创新”专业矩阵;举全院之力,推进学科建设,在硕点创建上求突破,以申促建夯实发展根基。三要深化改革,以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打破“两张皮”,构建一体化管理体系;锻造“新引擎”,建设双师型队伍;打好“组合拳”,创新招生就业模式。要以“二次创业”的勇气,打破惯性思维,拒绝“躺平”心态,同心同向、敢闯敢试,用实干赢得未来。
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道琳在讲话中指出,过去一年,学院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一些工作仍存在短板。要发现问题、找准差距、弥补不足,切实增强“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迎头赶上的信心决心。她强调,要加快“音乐”与“教育”融合,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文化传承发展与社会服务方面,要彰显优势特色。要拥抱时代发展变化,积极适应AI技术要求,重塑教育新生态,为学院发展注入新活力。
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高静,副院长刘海涛也结合分管工作讲了话,强调要实施美育浸润行动,以文化人、文化育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核心竞争力。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举措开展工作,打造特色亮点,推进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还就做好春季开学和期初相关工作进行了布置安排。(通讯员:骆玲玲 审核:王诗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