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蔚园新闻  
滁州学院实现数字教室全覆盖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4-25
终审人: 孔令十
 

滁州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采用“多元驱动、精普融合、多维拓新、育智启能”的多模态构建方式,将数字教室建设作为教育数字化的突破口,深入推动教育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变革创新。学校建成精品智慧教室6间、师范生技能AI实训室5间、常态化录播教室150间,实现多层次数字教室全覆盖,标志着学校从“经验教学”迈上“数据支撑”,为师生打造了高效互动、数据驱动的现代化课堂。

技术驱动课堂,智慧巡课构建教学评价新范式。传统巡课方式存在时间局限、覆盖面窄等问题,难以全面、实时掌握课堂动态。学校建成巡课录课平台,打破时空壁垒,实现教学管理部门对全校教室课堂教学的常态化、即时性监督。督导专家无需进入教室即可远程观察教师授课、学生互动等教学细节,实现“无感化”督导评课。引入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大大提高了巡课效率与精准度,使教学监管从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预防。

服务教育核心,录课平台开拓校本优质资源汇聚新维度。建成数字教室深度融合常态化直录播系统、无感扩声系统及智能分析设备,构建起“全场景感知、全流程记录”的教学空间。所有课堂录像经分析后按学科、年级、教学主题分类上传至校本教学资源平台存储,形成覆盖全学科、全学段的动态资源库。教师课后可调取课堂录像,通过多角度画面复盘教学环节,为教学反思提供可视化依据,显著提升课堂专注度与互动效率。借助平台还可分享优质课例,实现校内优质教学经验的传播与共享,加速教师专业成长步伐。

全面赋能教学,数字技术引领教育教学新“智”变。数字设备在视音频分析的基础上,通过AI转写功能将课堂对话结合知识点标签自动生成结构化笔记,学生可通过资源平台快速回溯重点内容,也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课堂行为分析系统对师生互动、小组协作等场景进行智能识别,生成“参与度”“专注度”“互动频率”等多维度数据报告,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撑。借助常态化巡课平台,管理部门实现对全校教学情况的实时掌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持续优化教学秩序。平台上线三个月已积累课程资源3100余节,督查课程3799余门,督查次数6700余次。

学校数字教室构建了“教、学、管、评”一体化分析体系,成功搭建连接教学管理与教师发展、学生学习的智慧化桥梁,持续助力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荣获第九届智慧高校CIO“凌云奖”-智慧教室建设管理创新奖。

   
分享到:
校址:安徽省滁州市琅琊路2号(琅琊校区) 安徽省滁州市丰乐大道1528号(会峰校区) 
邮编:239000 皖ICP备11015759号 
技术支持:滁州学院信息技术与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