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持之以恒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一体推进“凝心铸魂、强基固本、选贤任能、淬火锻造”,以强大组织力量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
突出凝心铸魂,理论武装持续“走深走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扎实开展学习教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抓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持续创新读书班、辅导团、“蔚园论坛”等理论学习载体,让广大党员干部接受思想洗礼、筑牢党性根基。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自觉地把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把学习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生动实践。
突出强基固本,基层党建加快“提质提效”。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深入实施“党建质量提升3·20行动”,打造“一核四维”党建工作新格局。制定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实施办法,强化明责述责考责,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不断延伸、全面覆盖,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扎实开展“强基础、提质量、创品牌”三年行动(2022-2024年),高标准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高起点抓好党建“双创”项目三级培育体系建设。学校当选安徽省党建研究会第四届理事单位,高质量通过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验收。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4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2个,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3个和样板支部8个、安徽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中国教育报》、中宣部《党建》杂志、《安徽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介绍学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
突出选贤任能,干部队伍竞相“活水涌流”。贯彻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鲜明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事业为上、实干为重,积极优化干部年龄专业结构,着力打造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制(修)订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等制度12项,拧紧干部教育监督管理“全链条”。顺利完成处科级干部选任工作,近几年提拔中层领导人员60多人。建好年轻干部“蓄水池”,有计划安排干部参加校内巡察30多人次,先后选派43名干部教师外出挂职。深化“学训研讲用”教育培训模式创新,综合运用上级调训、集中培训、以会促训等形式,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努力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专业本领。组织举办新提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以及年轻干部履职能力培训班、网络培训班等26次,参训达3200多人次。安徽《党的建设》介绍学校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学校获评全省第八批选派工作先进单位。
突出淬火锻造,党员队伍尽显“根深叶茂”。严格贯彻“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方针,谨慎规范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修订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发展党员工作指导手册,细化发展党员流程,完善三级审查机制,把好“入口关”,2020年以来累计发展党员3900多人。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三级教育培训体系。积极发挥党校“熔炉”作用,校院两级累计举办党校培训班近百期,集中培训万余人次。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深入实施头雁“双带”、党员“双争”等行动,在大战大考中淬炼先锋本色,在攻坚克难中彰显榜样形象。2020年以来,对在疫情防控、“申硕更大”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156名优秀共产党员、5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5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了表彰。
新的发展征程上,学校将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事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积极探索不同层次党组织、不同类型党支部、不同群体党员发挥作用的新机制,持续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汇聚起全校上下踔厉奋发、实干笃行的强大合力,为学校“更大申博”、高质量特色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