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五载弦歌蔚园|凝心铸魂 守正创新 谱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篇章

文章作者:陶涛、许文文、陈沭文时间:2025-05-16浏览:16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发展,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共识、汇聚磅礴力量。

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抓好理论学习。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党委常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等形式,抓实“三会一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根据上级部署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开展二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列席旁听工作,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

抓好理论宣讲。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文艺惠民演出活动。举办学党史“革命功臣事迹报告会”、道德模范进校园、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安徽师范大学路丙辉教授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校在全省大学生党史知识竞赛中获奖等次和规模居全省第一。组织党委讲师团、“蔚园红话筒”大学生宣讲团,分赴二级单位等开展常态化宣讲活动。

抓好理论研究。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开展研究,召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理论研讨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获批哲学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7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950余篇。

创新思政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深化育人改革。“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顺利通过评估验收,并在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工作推进会上介绍经验。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地信学院获批全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2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

落实“三重”要求。坚持把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推动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标准化建设。开展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2个案例入选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成果和优秀教学案例选编,1个案例入选全国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推进滁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艺术党课相关活动被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学习强国安徽平台等推介。

推进师德建设。制定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标准工作方案,强化师德学习教育、考核评议,每年开展“最受欢迎的好老师”评选,2名教师先进事迹入选安徽省《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学习读本》,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和安徽省“最美高校辅导员”“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全省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安徽省优秀教师”等6人。

推动以文化人,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加强规划建设。制定学校“十四五”大学文化建设规划,实施“文化荣校”战略,建成校史馆,出版《滁州学院校史(2011—2021年)》。凝练学校精神、校风、教风和学风,发布校歌、校旗和徽章。2幅作品入选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陈。艺术馆入选“安徽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教育部“传承的力量”专题片展示学校文化育人成果。获批“江淮文化名家”培育工程领军人才2人。

深化文明创建。探索“六强化、六到位”工作模式,学校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第一届全省文明校园,相继涌现出市级好人9人、省级好4人、中国好人2人,获评国家级、省级新时代青年先锋各1人,“安徽省五一巾帼标兵”1人,市级道德模范1人,省市文明家庭2个、省市最美家庭3个。

培育工作品牌。实施“一院一品”建设工程,合力培育打造多姿多样的校园文化品牌。获批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凤阳花鼓)。创编全国首套“凤阳花鼓课桌课间操”,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花鼓纪》专集报道学校凤阳花鼓传承活动。学校花鼓艺术团先后赴36所高校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开创全省高校对台文化巡演交流先河。

讲好“蔚园故事”,不断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

构建宣传矩阵。运行微信公众号、微博、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多个新媒体平台,粉丝总量超28万人。成立新媒体联盟,凝聚宣传文化工作合力。学校微信公众号多次获评安徽校媒“十佳微信公众号”。在滁州市2022年度网络征集活动中获评十大网络公益项目1项,1人获评十大网络公益人物,3人获评百名好网民。获评“安徽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一等奖1项。

注重宣传策划。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疫情防控、毕业季、校庆、学习教育等主题,开设专题专栏,加强主题宣传。深入挖掘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典型做法、人物事迹,加强宣传推介,近年在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安徽日报等主流媒体发稿近200篇。组织的博士夫妇带领乡亲脱贫致富、一所地方高校的第二次转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宣传在中国教育报刊发,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光明日报刊发,“科技副总”工作在科技日报刊发。

提升宣传能力。落实三级审核制度,提高稿件管理、审查和监管能力。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培训,每年组织新闻奖评选、网络文化节、新闻采风等活动,开展“赓续百年辉煌 凝聚奋进力量”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能力提升等专题网络培训,持续提升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能力水平。

通讯员:张晶晶;初审:马报;终审人:马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