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至14日,学校组织开展了以“劳动创造幸福生活”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参与学生达二万七千余人次,取得了显著成效。
顶层设计引领,三级联动推进。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工作,成立由分管校领导牵头的劳动教育工作委员会,统筹推进活动开展。构建“学校—学院—班级”三级联动管理体系,制定《滁州学院2025年劳动教育宣传周活动通知》,明确任务分工,确保责任到人。各学院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结合学科特色制定实施细则,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培养、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
线上线下结合,营造浓厚氛围。活动期间,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易班、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推文、海报及倡议书,广泛宣传劳动教育理念。各学院组织主题班会、劳模事迹观影等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外国语学院、信息学院等通过观看劳模微电影、讲述革命家劳动故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
分层分类实践,彰显专业特色。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设计差异化实践任务,大一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维护、宿舍卫生整理等基础劳动;大二及以上学生结合专业开展生产性劳动与创新实践。食品学院组织学生走进校内生物大棚,参与除草、环境调控等实践,强化现代农业管理意识;土木学院组织学生将劳动实践贯彻于安徽省结构力学设计大赛;金融学院开展爱老敬老服务,学生为养老院老人提供陪伴与健康知识分享,践行社会责任;体育学院学生担任中考体育裁判志愿者,以专业素养保障考试公平;艺术类专业通过墙绘创作、劳动主题音乐演出,展现艺术与劳动的结合。
校外实践拓展,服务社会需求。为深化劳动教育内涵,各学院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渠道,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将劳动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涵盖社区服务、企业实习、环保志愿、公益帮扶等多个领域,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锤炼劳动技能、培养责任意识。工科类学生深入工厂学习工艺流程,农学类学生参与田间管理,电子类专业投身产品研发调试,商科类专业开展助农直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