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金融学院:学子用脚步丈量抗战史,让信仰之火生生不息

文章作者:陈俊超时间:2025-07-14浏览:150

7月1日至7日,滁州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重走抗战路,铭记大别山”实践小分队在指导教师带领下,赴六安、金寨等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怀揣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精神的追寻,在战火淬炼的红色地标中,触摸抗战精神与大别山精神的时代温度。

在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浓厚的历史氛围扑面而来。参观过程中,成员们驻足凝视展品,认真聆听讲解,深刻体会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泛黄的战地日记、锈迹斑斑的步枪、战时使用的电台等实物展品生动还原了大别山军民“28年红旗不倒”的壮阔历程。“这里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段鲜活的历史,每一道弹痕都记录着不屈的抗争。”讲解员指着一幅描绘敌后游击战的油画,向学生们讲述鄂豫皖苏区军民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如何以 “团结奋斗、勇当前锋” 的精神坚守阵地。

在安徽省抗日战争历史展览馆,实践团队通过沉浸式场景体验与史料研读,系统了解了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的成立与活动,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等事迹。从六安保卫战的激烈交锋到皖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团队成员在图文和影像资料中,深刻体会到“一寸山河一寸血” 的沉重与壮烈。指导教师为实践团队讲述了洪学智、孙立人等皖籍抗日名将的生平伟绩。展馆内,团队成员重读抗战家书,字句间的家国情怀让在场者为之动容。

金寨县作为全国著名的“将军县”,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在红军广场和金寨革命烈士陵园,苍松翠柏环绕着烈士纪念塔,实践团队为烈士墓清理杂草,在英烈纪念墙前肃立默哀,表达对烈士的诚挚敬意和无限哀思,在庄严的氛围中完成精神洗礼。同学们听着老红军后代讲述父辈的战斗故事,朴实的话语让革命精神变得可感可触。同学们思想上受到极大鼓舞,他们纷纷表示,今后将会把抗战精神和大别山精神转化为学习和成长的动力,为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贡献力量。

实践最后,团队还前往了梅山水库开展走访调研,感受革命老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贯彻新发展理念,解锁美丽中国的“绿色密码”。

通讯员:张成龙;初审:胡娜;终审人:马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