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暑期小学期】赴蚌埠市开展花鼓灯起源与传承调研
作者:许慧婷  发布时间:2018-08-17   浏览次数:249

8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立项的2018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蚌埠市探访花鼓灯艺术实践小分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博士指导下,一行5人赴蚌埠市针对花鼓灯艺术文化进行一系列调查实践。

听闻村民畅谈,领略花鼓魅力。实践队员来到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冯嘴子花鼓灯生态保护村。通过与广大村民亲切交谈,实践队员了解到:蚌埠花鼓灯包含400多个语汇、50多种基本步伐,舞蹈动作超常度高,时间差大,瞬间舞姿复杂多变,这些构成了花鼓灯丰富的舞蹈语言体系,使花鼓灯成为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的优秀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花鼓灯的舞姿和动作很讲究放与收、动与静的巧妙结合,动作的节奏性强,且富有变化。蚌埠地区出现了冯国佩、常春利、郑九如、石经礼、杨再先等一批花鼓灯名家,还产生了《游春》《抢扇子》等一批有影响的节目,形成了“千班锣鼓百班灯”的鼎盛局面。

追寻花鼓足迹,认识艺术成就。83,实践队员在村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花鼓灯博物馆。博物馆收集了作品原稿、导演手记、演出用品、媒体报道、演出剧照、电影拷贝、获奖证书、音像制品、纸质载体出版物等200多件实物,图片近百幅,音像资料8个小时。博物馆陈列运用声、光、电技术,通过文字、实物和音像相结合的形式,系统地展示花鼓灯艺术的历史传承、形象地展示花鼓灯艺术特征,生动地表现花鼓灯艺术各流派代表的风格特点,总体勾勒出花鼓灯艺术的发展轨迹和花鼓灯艺术的保护成就。

体验现代花鼓,促进永续发展。84-5日,实践队员们来到蚌埠花鼓灯嘉年华,作为目前国内最具探索性的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花鼓灯嘉年华注重吸纳传统地域文化元素,通过多种手段展示及系统开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文化精髓,保护、传承和发展花鼓灯艺术,创造了现代旅游休闲与传统非遗文化深度融合的文化产业开发新模式,即以非遗文化的保护为宗旨,以旅游为载体,走产业化经营之路,达到文化与经济互为促进、共同繁荣、永续发展的终极目的。实践队员将事先拟定好的调查问卷,分发给游客或当地居民,随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花鼓灯艺术传承的看法及建议。

  

通过调研实践,实践队员深切感受到,花鼓灯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和艺术工匠们的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如今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牢记古代先贤为我们留下丰富遗产的艰辛,认识当代人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花鼓灯这一艺术成就必将发扬光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终审人:s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