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1-03   浏览次数:46

2013-10-25  来源:人民日报

  摘编: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现在社会上存在的不少矛盾,固然有诸多复杂原因,但往往与我们群众工作做得不够细、不够实、不够到位有关,不少问题可以从干部脱离群众这方面找到根由。

  习近平同志在河北调研指导工作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开展才溪乡调查8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要事件,福建省委召开专题座谈会,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研究探讨如何弘扬我们党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

  才溪乡调查是毛泽东同志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开展的一次农村调查。当年的中央苏区模范乡才溪乡,毛泽东同志先后去了3次。193311月是第三次,调查历时10多天,形成了《才溪乡调查》这一经典篇目。文章系统总结了才溪乡政权建设、扩大红军、经济建设、拥军优属、支援前线、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用事实回答了在国内革命战争的环境下根据地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一重要问题,不仅驳斥了左倾机会主义的种种错误论断,对当时整个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而且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形成进一步奠定了基础。这次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同志坚持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生动体现,在党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鉴往知来,温故知新。才溪乡调查虽然已经过去80年了,但其中所体现的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历久弥新,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和指导意义。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使活动切实取得成效,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力弘扬以才溪乡调查为典范的调查研究之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

  求真务实是做好调查研究的思想基础

  重视调查、求真务实,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作风。在才溪乡调查之前,他就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从才溪乡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做调查研究工作的鲜明特点:亲力亲为,目的明确,实事求是,态度谦虚,深入细致,等等。这篇包括7个部分、不到1万字的《才溪乡调查》,详尽而具体地概括和描述了当年中央苏区的实际情况,使人看后自然得出正确的结论,就是苏维埃制度优越于历史上的一切政治制度。这个结论不是产生于主观判断,而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这种以求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深入的作风进行的调查研究,为全党树立了榜样,成为几十年来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遵循。

  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当前,我们的领导干部中还存在不重视调查研究或不善于调查研究的问题。一些同志埋头于“文山会海”,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很少下去调查研究,决策靠拍脑袋、工作靠拍胸脯。一些同志虽然去调查研究了,但活动往往是“被安排”的,走的是“康庄大道”,看的是“优美盆景”,没深入下去,没见到实情。这些不良作风,对我们的决策、我们党的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

  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应继承和弘扬才溪乡调查所体现的求真务实精神,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到一线、到群众中去,既解剖麻雀、也筹划全局,既听顺耳话、也听逆耳言,既总结先进经验、也研究突出问题,特别是把经常性听取各方面意见尤其是基层群众意见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情况弄清、把症结找准、把思路理顺、把工作抓实。也只有这样,调查研究才是求真务实的,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当然,不仅仅是调查研究,任何工作都要坚持求真务实。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繁重,对我们开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自觉地作出表率,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做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在求真务实中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密切联系群众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关键

  毛泽东同志强调,对于调查研究工作,“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在才溪乡调查中,他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苏区群众推心置腹、坦诚沟通,让群众敞开心扉、知无不言;与群众一起生产生活、同甘共苦,亲自到才溪上坝段红军公田参加劳动,到群众家中帮助劈柴,与群众一起吃地瓜,在田间地头、饭前饭后向群众问寒问暖。他特别重视民生问题,认为群众的生活问题,就是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关心群众有没有柴烧、有没有房子住、米价盐价贵不贵、小孩读书有没有学校、生病怎么治,甚至木桥太小行人会跌倒要不要修理等,事无巨细,一一过问。毛泽东同志在才溪乡的调查,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现在社会上存在的不少矛盾,固然有诸多复杂原因,但往往与我们群众工作做得不够细、不够实、不够到位有关,不少问题可以从干部脱离群众这方面找到根由。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上漠视群众、感情上疏远群众、工作上脱离群众,导致群众不信任、不理解、不支持,甚至由此产生一些不稳定因素,尤其要引起我们警惕。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的才溪乡调查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我们要进一步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就应继承和弘扬才溪乡调查精神,在调查研究中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具体来说,应着重把握好以下两点。

  一是当好“小学生”。“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这是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断。领导干部到基层搞调查研究,不要以为自己高明,不愿意甚至不屑于倾听群众的意见。事实上,群众最了解真实情况,最有智慧。在调查研究中,我们要虚心拜群众为师,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采纳他们的意见建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断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

  二是当好“贴心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对群众有没有感情,群众看得出来、体会得到。领导干部只有带着感情与群众打交道、搞调研,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不带着感情搞调查研究,不“接地气”,那就是“作秀”,就会引起群众反感。在调查研究中不能害怕群众反映问题,群众找我们,说明他们依赖我们、信任我们;如果他们有事不愿意找我们,那就说明有了隔阂,问题就大了。所以,进一步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应注意多与群众沟通交流,平等相待、坦诚相见,以情换情、以心交心,增进理解和信任,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切实改善民生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纪念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才溪乡调查早已载入史册,但其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我们进一步搞好调查研究工作仍具有指导意义。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把改善民生作为做好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造福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与成效。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包括才溪乡在内的革命老区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客观条件制约,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从福建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来看,重点和难点在老区,在欠发达地区。所以,我们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快革命老区发展步伐,切实改善革命老区民生,让广大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积极“输血”。近期,福建省委召开了九届九次全会,专题研究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问题。全省各级各部门应以此为契机,把支持老区发展这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省直部门应加强定点挂钩扶持,沿海地区应强化对口帮扶,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社会事业、生态建设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倾斜和支持,尽快把老区发展搞上去。

  大力“造血”。加快老区发展,除了要积极“输血”,还要大力“造血”,增强老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才溪乡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干革命走在前头,搞生产力争上游”的精神风貌,对我们今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是很好的示范和激励。广大老区人民应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放思想、开阔眼界,立足自身实际,挖掘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尤 权)

终审人:s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