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员工,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着力提高师生员工的文明素质和学校的文明程度,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为全面实现学校“十一五”发展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创建目标
“十一五”期间要努力实现广大师生员工以爱国主义精神、科学和人文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民主法制观念、职业道德和基础文明修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形式多样为基本要求的校园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优良校风、教风、学风,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形成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与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使我院成为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示范窗口,成为文明整洁、环境优美、氛围高尚、秩序井然、团结向上、充满生机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
三、基本要求
在院党委统一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师生;坚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通过对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的建设,大力弘扬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与和谐的发展氛围,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形成文明、高雅、和谐、创新、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现代大学校园文化。首先,要正确处理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关系。既要着眼于长远,又要牢牢地立足于现实,使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次,要正确处理精神文明建设与其他工作的关系。要使精神文明建设和学校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这种结合中产生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再次,要正确处理活动、载体与内容、效果之间的关系。在坚持以人为本,深入人心上下功夫;在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上下功夫;在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最后,要正确处理继承传统和勇于创新的关系。要抓好思想观念、实践活动和方式方法的创新,不断赋予精神文明建设新的内涵,实现新的突破。
四、主要任务
在全校师生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以深入持久、广泛开展的重要基础。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全方位、多侧面,成系列、宽领域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十一五”期间,我院要重点抓好八项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工程。
(一)理论武装创新工程
1.深入进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深入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在学习教育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把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帮助人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党员干部中形成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氛围。
2.继续健全完善校系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制定学习计划,规范学习管理,提高学习质量,充分发挥其在全校理论学习中的龙头和示范作用。加强对科级以上干部的理论培训,坚持学校的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好全校的理论学习活动。
3.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理论干部队伍,不定期在师生员工中进行理论辅导和宣讲,加强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并争取在理论研究方面多出成果。
4.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充分发挥党校、团校和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等的积极作用,采取教师与学生结合、课堂与课外结合、专业与业余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等多种形式,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机关作风创优工程
1.以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为目标,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坚持“两个务必”,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机关工作形象。
2.通过业务学习培训、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服务意识,促进机关作风的改进和创新。
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机关中大力开展优良工作作风的创建活动。牢固树立为师生员工办实事的思想,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以优良的作风、优质的服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
4.进一步完善机关工作制度和职责,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和机关工作考核细则,加强检查和考核,努力提高机关干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师德建设示范工程
1.坚持以师德建设为重点,在教职工中大力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引导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规定的职责和义务,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肩负起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2.严格师德管理,加强教师思想品德和学术道德教育。制定和完善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为内容的“三育人”工作条例,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师德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3.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教师忠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以广博而深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教师形象为青年学生树立榜样。
4.坚持以教风建设为目标,在教师中大力开展优良教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严谨、求实、创新的治学态度,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和刻苦钻研业务的进取精神。积极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形成优良的教风。
5.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建设为重点,在全校开展优良教风、师德标兵评比活动,把师德建设纳入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考核内容。加强督促、指导,把教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良好学风培育工程
1.坚持以学风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优良学风创建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实践技能,立志成为具有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人,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注重诚信、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2.把学风建设作为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针对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特点,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营造弘扬正气、崇尚科学的良好育人环境和学术氛围,培养优良学风。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科技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把学风建设扩展到更加广阔的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4.健全学风建设协调组织,加强学风建设的监控、督促、检查、评比、考核工作,保证学生上课出勤率,违纪处分人数明显下降,学风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五)思想道德建设工程
1.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积极倡导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倡导自觉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服务的思想,以我院师生员工的良好形象和较高的整体素质示范于社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精神文明风貌。
2.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引导师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从教育引导入手,采取多种形式,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师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师生员工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政治鉴别力。
3.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证。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宣传,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通过制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要求的相关政策,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正确的政策导向;通过制定严明的规章制度,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4.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三进”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理论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学生公寓、进学生社团”,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文化素质教育工程
1.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四有”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积极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通过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科技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创新能力、文化艺术修养和爱国主义情怀。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强化社团的育人功能。
3.通过开设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教育、艺术、人文知识讲座与倾注育人思想的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的提高。
4.面向社会,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和暑期大学生“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完善运行机制,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基地化。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与共建,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5.加大校园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校园人文景点建设,组织、协调、管理和建设好校园文化阵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内宣传工具的育人功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完善对人文社科类讲座的管理,提高教职工的文化素养,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对校内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
(七)党员形象塑造工程
1.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引导全体共产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自觉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自觉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用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
2.加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员的思想作风建设,对党员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持和健全理论学习制度、现场办公制度、联系系部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联系师生制度等,建设一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
3.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的精神,加强党员的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联系师生,团结带领师生为学校的改革发展作贡献,以优良的党风带动和促进校风、教风、学风、机关工作作风的建设。
4.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在党员中积极开展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觉接受师生监督,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性党风教育,增强党员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党委、行政的决议决定的自觉性。
(八)文明校园创建工程
1.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意见》精神,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结合新校区的建设规划,努力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环境,让师生处在一个整洁优美、学术浓郁的氛围中,激发其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热情和对学校的热爱。
3.深入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认真研究校园安全文明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安全文明校园的长效工作机制,健全校园安全防范措施,坚持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相结合,正确处理安全与文明的关系,真正做到安全彰显文明、文明保障安全,切实维护师生的正常工作、学习、科研和生活秩序,保证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4.深入持久地开展“创文明校园、做文明师生”活动。开展评选“文明单位”、“文明教室”、“文明寝室”、“文明食堂”、“文明教职工”、“文明大学生”等为内容的系列活动。并制定开展各项创建活动的评估办法,使之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以形成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宏大声势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发展。
5.加强法制教育,依法治校、以德治校。认真落实“五五”普法教育各项要求,加强对教职工和青年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建立良好的校园秩序。
五、领导和保障机制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进一步健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责任制
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指导和协调,学校党政一把手要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其他领导同志也要明确任务,明确职责,把三个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天天工程、人人工程”,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的原则,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员工文明创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向纵深。
(二)建立和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
学校要逐步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管理、监督、考评、表彰工作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使精神文明建设步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三)健全精神文明建设考评激励机制
学校要将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对干部任免奖惩的依据之一。党委宣传部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考核评优工作。学校对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根据有关制度规定予以奖励,对在任职期间年度考核中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不合格的单位和责任人给予相应处理。
(四)确保精神文明建设的经费投入
学校要确保精神文明建设的经费投入,不断优化校园环境,提高文化、文体活动场所的档次,充实现代化宣传工具,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