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园一个美好的下午,金风送爽,秋色宜人,采访的主角如约而至。伴随着爽朗的笑声和客气的招呼声,逆光中的人影也愈渐清晰,来人正是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学生口中“零差评”的魅力教师——马颖。
用自己的热情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
在校园里提到马颖,很多学生会把他划入稍大些的“同龄人”行列,这可能是受其温和而又帅气的“气场”影响,其实,马颖踏进教师这个岗位已经有十四个年头了。
马颖父亲是位大学老师,一直从事思想政治教学,受家庭影响,马颖从小就对政治、历史感兴趣,从小就喜爱教师这个职业。高中毕业后填报志愿时,马颖第一志愿就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3年,马颖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了滁州学院,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了当老师的职业梦想。
很快,马颖又有了新的目标:当一名好老师!但是当一名好老师并非易事,尤其是高校思政课老师。“高校思政课老师不仅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还要在道德和法律层面上不断引导学生体验社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马颖说到,“如何让每一节课上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不虚此课,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教什么?怎么教?学生能从我这里学到什么?”这些问题和困惑萦绕着马颖,他知道没有现成的答案,一切需要自己去学习、探索、构建,思考的过程是艰难的,但他始终坚信,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更是用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执教之初,我没有任何经验和技巧,但是有热情,对教育的热情、对学生的热情,我要用我的热情去点燃学生,让他们都爱上思政课。”马颖饱含深情地说。
马颖说到做到,从教十余载,他一直把满腔的热情和貌似“无限”的精力倾注在教育事业上。课前,他会反复地翻看书本、查阅资料,把各种新信息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课堂上,马颖则是针对各院部的特色以及学情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还根据课程的特色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讲以及PPT展示。课后,马颖更是时刻关注各种信息,保持政治敏锐性,并及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努力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十四年的教学生涯,对于教材早已烂熟于心的他,依然保持认真备课的习惯,“教材的变化虽然不大,但是时代的变化却是很快的,尤其是思政课一定要与时代接轨,我要不停的学习,才能让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新收获。”面对笔者的疑惑马颖这样回答道。
正是这种执着的热情,使得马颖的课堂愈加精彩,学生们不仅不再逃避思政课,甚至有学生主动“蹭课”,马颖的课也成了学校“抬头率”和“点头率”双高的课程之一。
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在课堂教学之外,马颖还是一位“资深”的班主任。工作14年来,他已经做了10年的班主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部独立后,手下没“兵”了,马颖一度还有些不习惯。2016年,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日常思政教育与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决定挑选部分思政课优秀教师“外派”去其他学院担任兼职班主任。马颖之前的班主任经历和认真、优异的工作表现再次引起了学院领导的注意,经过慎重考虑,学院领导决定把2016级金融工程1班新生班主任的重担交给他。回忆起接到任务的那一刻,马颖记忆犹新:“想到又拥有了自己的学生,我激动地睡不着觉,但也深深感到责任重大,这条带领他们成长、成才的路是任务,更是信任和嘱托。”
为了当好班主任,马颖使用了他所有能想到的方法和途径与学生保持密切沟通,“良好的沟通可以解决很多问题。”马颖说到。第一次见面,马颖就会把自己的电话号码、QQ号和微信号告诉学生,并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方式联系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动态,充分和他们交流互动。
课下,马颖更是与学生打得一片火热。他总爱约三两个学生一起打球,借机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烦恼,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去引导学生少走弯路。马颖说:“其实有时候不是我在开导学生,而是学生把我当作信任的人愿意和我分享他们的人生,这种信任是对我最大的认可,也是我的荣幸。”
马颖的真诚、耐心和对学生真挚的爱,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为他博得了“零差评”老师的美誉。
和学生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思政课老师和班主任的双重身份带给了马颖许多别人不曾有的体会和收获。“通过不断地交流与接触,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给我的课程教学带来了不少灵感,使思政课的内容和形式得以不断的进步和更新。”马颖说着,脸上涌现出率真的笑容。
谈及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马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和学生在一起的岁月,总会有说不完的故事与感动,感谢他们的陪伴,感谢他们的配合,更感谢他们带给我的‘教诲’与进步。”对于教育,他始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他不断地鼓励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发表自己真实的意见和想法,喜欢和各种各样的学生发生思想和灵魂上的碰撞。
“理想就是一种催人向前的力”,虽然已从教十四年,但是马颖的求索之路从未停止,采访临近尾声,马颖告诉笔者,“和学生共同学习一起进步,这是我毕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