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寒假期间,我校组织300余支团队共计1800余名学生投身“返家乡”社会实践,学子们反哺家乡,积极参与理论宣讲、社区服务、乡村振兴、岗位实践、招生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家乡、服务人民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学思践悟二十大,传唱时代最强音。组织学生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宣讲活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生专业学习、参军入伍、志愿服务、就业创业等个人经历相结合,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化”的阐释,用接地气的形式、有温度的话语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地信学院2022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马佑琳说:“寒假我们以线上交流的形式开展了一次‘述往思来,向史而新’宣讲会,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全面的学习与宣讲。在活动中,我深刻认识到当代大学生要时刻鞭策自己学知识、长本领、修品德,时刻准备着奉献青春与热血,才能成为不负人民的栋梁之材。”

学百年光辉党史,忆往昔峥嵘岁月。以历史博物馆、革命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载体,借助短视频与新媒体平台,组织学生通过文献查阅、走访调研、宣传报道等方式,在重走红色征途、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学习党的百年光辉历史,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机电学院202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张璨感慨道:“寒假我们团队参观了霍邱县烈士陵园,走访老红军战士,深刻体会到革命者们走过的艰难险阻。今后,我们将学习革命先烈的伟大气魄以及无限忠诚,继续把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发扬下去。”

心系乡村助振兴,推动家园建新风。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聚焦教育、生态、乡风、乡村治理等方面,组织学生通过就地走访、实地调研、资料调查等形式,利用学科优势和智力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广泛开展科技支农、文艺下乡、产业调研等实践活动。美术学院2021级美术学专业王东东表示:“通过实地考察,我切实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把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投身基层勤奉献,青春笃行正当时。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和自身实际,主动向村、社区报到,参与扶弱助残、亲情陪伴、孝老爱亲等基层志愿服务工作,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实际行动敬业奉献、服务人民,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经管学院2020级审计学专业李尧钰说:“寒假中我有幸进入桓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并走访了几位退役军人,过程中我了解许多军人的英勇事迹,对军人这个职业更加地感到尊重,更感受到了国家对退役军人的关爱。”

创新创业启思维,学术科技展宏图。结合“挑战杯”系列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组织学生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以调研为基础,参与产业化科研项目,开展科学研究、科技下乡、科技培训和技术推广等相关实践活动,将创新创业、学术科技与社会实践相融合。机电学院202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吴宇说:“寒假中我们前往村委会了解大学生创业政策,并走访了家乡大学生创立的小型公司。通过实践我更好地了解当下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

蔚园学子母校行,琅琊翰墨美名扬。组织学生利用寒假返乡时间深入开展“母校招生宣传”活动,回到高中母校探访昔日恩师,向老师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学校发展情况,同时通过张贴宣传海报以及面对面宣讲的方式向高中学弟学妹宣传滁州学院特色亮点及招生政策,助力学校招生宣传工作。“再次回到日夜奋战的高中,内心百感交集。班主任的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什么是‘择一事,终一生’的热爱,曾经挑灯夜战的身影让我感受到身为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食品学院2022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欧阳如是说。

据悉,校团委坚持推动学子们在寒暑假期间参与家乡建设,深入基层、服务群众、锻炼成长,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今后,校团委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建立起蔚园学子与家乡联系的渠道,引导青年学生向家乡报到、向社区报到,开展常态化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稿源单位审核:庚丽娜 责任编辑:陈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