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近来出现了一种趋向,即逐渐突出和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方面。一般说来,这是一种积极的和值得赞许的现象。之所以这么说,一是因为以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的确存在着轻视其学术向度的现象;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确包含着特有的学术领域和学术要求。众所周知,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兼具学者和革命家双重品格的,他们不仅亲历并投身于当时的社会实践,而且经常“退回书房”,不断地深化和完善他们的学术理论。列宁曾经说过,如果不读黑格尔的《逻辑学》,就无法真正读懂《资本论》。这个简要的论断不仅是正确的,而且从根本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所具有的学术向度。
问题在于,应当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质。目前,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工作只是在表面上采纳“学术化”的种种文饰,而没有深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要求的核心中;另一部分研究工作则试图以某种方式来维护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的“纯粹自律性”,从而将具有社会—历史规定的实践取向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排除出去。
为了正确而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要求,必须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把握由于这一变革而导致哲学学术本身的性质和意义的根本改变。这种改变是围绕着“社会现实”这一核心而展开的,表现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质是以揭示并切中社会现实为旨要,为鹄的,为根本任务。
“社会现实”的开启首先是黑格尔哲学的功绩。黑格尔对主观意识(或主观思想)的观点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判。问题在于,尽管黑格尔在哲学上提出了把握社会现实的任务,但思辨唯心主义最终却不得不把社会现实导回到纯粹的思维之中,把现实仅仅置放在理性之中。由之而来的结果,是把现实神秘化。对于马克思来说,思辨唯心主义的最终破产,并不在于它要求超越主观思想的窠臼而达于现实(真理),而恰恰在于它最终不得不将现实神秘化,也就是说,重新阻断通达真正现实的道路。正是在这个根本点上,表现出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性脱离和决定性超越。马克思的立场是:“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第72页)基于这一立场,马克思把黑格尔意义上的现实归结为抽象—思想物;而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归结到一点,就是其形而上学的本质对现实的根本性遮蔽,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而历史唯物主义无非意味着社会现实的真正发现。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指向是社会现实。
由于马克思把哲学学术导回到社会现实中去,所以,如果不能揭示并切中当下的社会现实,就根本谈不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线,离开了这条生命线,哲学研究可以是学术的,但肯定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要求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任务是什么
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自觉地阐发社会现实的任务交给了哲学,那么,能否揭示并切中社会现实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性的真正试金石。基于这一立场,我们反对两种对立的倾向:
一是执现实之名鄙薄学术,以为既然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现实,那么,根本无需什么学术。这种观点似乎认为,“不学无术”乃是接近现实的最好方式,但它却忘记了“现实”并不是在知觉中能够直接给予我们的东西,现实关乎“本质”,关乎在展开过程中的必然性;没有彻底的理论和深入的学术,社会现实不可能被揭示并同我们“照面”的。
二是执学术之名遗忘现实,以为“不洁的”现实总为高明的学术所不齿。这种观点似乎主张,尽可能地远离现实才会有纯正的哲学学术。殊不知自黑格尔和马克思以来,这种关于学术的看法已是一个巨大的时代错误了——把对“现实”的无知当成良知,实际上是抽象而肤浅的学术。
上述两种对立的倾向实际上分享着共同的理论前提,即哲学与时代的分离隔绝,学术与现实的漠不相关。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是以消除这样的理论前提为出发点的。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尽管哲学学术的某些“形式方面”还会被继续保留着,但其核心却是对社会现实的观照。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更高的学术要求,这种学术要求的高度是以通达社会现实的尺度来衡量的。海德格尔见到并指证了这一点:“马克思在体会到异化的时候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观点比其余的历史学优越。但因为胡塞尔没有,据我看来萨特也没有在存在中认识到历史事物的本质性,所以现象学没有、存在主义也没有达到这样的一度中,在此一度中才有可能有资格和马克思主义交谈。”(《海德格尔选集》上卷,第383页,三联书店1996年版)这里所谓的“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正是指社会现实,即最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原则高度。立足于这样的原则高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学术任务最终都被归结为这样一点:揭示并切中当今的社会现实。因此,对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来说,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在于,阐发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并从而使中国问题和中国经验能够积极地呈现出来。
(吴晓明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