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如何看“马克思主义”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15   浏览次数:167

2011-11-14  来源:北京日报

“主义”一词本是中性的,是指思想、理论、学说和信仰。

最早出现“马克思主义”的称呼是在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等人在马克思的名下冠以“主义”用以表示马克思的理论是“泛斯拉主义”、“泛日耳曼主义”、“俾斯麦主义”来贬低、攻击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性质。到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的“马克思派”自命为“马克思主义者”,但是存在着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倾向。

1883314日马克思逝世后,一些国家的先进工人和社会主义者为了肯定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伟大贡献,开始从褒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318日《纽约人民报》发表《一个德国社会主义者》的悼念文章,提出“尤其要感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谢尔盖·舍维奇在《马克思与俄国社会主义者》一文中说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俄国的普及比德国还早”。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考茨基于同年46日在维也纳出版的奥地利社会民主党机关刊物《真理》第7期上发表悼念马克思的文章,其中有三处提到“马克思主义”。文中说:“巴枯宁先生,无政府主义的这位权威人物打算与马克思主义者方面所进行的宣传和组织工作相对立,从事制造革命”,“我们自己阵营里的反对者,现在也已聚集在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周围。今天在马克思主义阵营里可以找到马克思的最顽强的反对者”。

马克思曾说过他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恩格斯多次引用这一说法:“马克思在谈到七十年代末曾在一些法国人中间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时也预见到会有这样的学生,当时他说:‘我只知道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可见,马克思本人并不赞成“马克思主义”的提法。他更愿意把自己的学说称为“新唯物主义”、“共产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

恩格斯在1886818日《给奥古斯特·倍倍尔的信》中开始正面采用“马克思主义”,他说:“我可以断言:激进主义即褪了色的老牌法国社会主义在议院中的胜利,将意味着马克思主义首先在巴黎市参议会中的胜利。啊,要是马克思能够看到,他的关于民主共和国现在无非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进行决战的战场这一论点,正在法国和美国得到证实,那该有多好啊!”随后,“马克思主义”被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广泛应用。

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深刻内容的概念。

第一,马克思主义不是狭义的只适用于理论的制定者,它是用来教育人的,使别人也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在这里,“主义”和“理论”是有区别的。在法国当时的议会中,打着社会主义旗帜的有两个党团:社会主义党团(它包括各不同的社会主义党派,也包括法国工人党),一个是激进派代表的小资产阶级党团。前者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后者以蒲鲁东和勃朗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激进派是从资产阶级共和派中分裂出来的。他们之所以打着社会主义旗帜,是为了争取工人的选票,好到内阁中争坐总理和部长的位置。德卡兹维耳事件使他们的阴谋破产,蒲鲁东等人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资产阶级的性质也暴露了出来,大批工人纷纷脱离了激进派。拉法格参加的“常务委员会”“就成了那些脱离激进派工人的理论教师”。

第二,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信仰,那些不一定精通理论而是把一定理论的结论作为信仰或信念去进行实践的人,也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德卡兹维耳煤矿事件在议会斗争史上“发生了一件划时代的事情:议院里成立了工人党。”工人党只有三个人,而这三个人是激进派推选进议会的。这三个人脱离激进派转到工人党方面来,并成立了议会的工人党党团,是因为理论引起的信仰的转变。法国工人党的党章是马克思写的,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其信仰的。这是理论向实践者个人精神层面的转变。理论转变为精神,它就以人生观、价值观的形式作用于人们的生活。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实践中的理论创新者。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路,反对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者的信仰是实践中的动力和勇气。马克思晚年制定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就是一个典型。马克思晚年的这一理论,为他的后继者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的空间。在这种信仰的作用下,认真负责地做好工作,是一种品格;创造性地做好工作,则是完善的品格。

马克思主义是应无产阶级的实践需要而产生的,具有强烈的实践性。马克思、恩格斯亲身参与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活动及工人运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就是对一般原理,它的实际运用必须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的理论,为他的后继者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冯景源)

终审人:s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