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若干创新论断解析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2-01   浏览次数:81

2012-11-23  来源:人民网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导 严书翰:

关于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的论断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个论断表明,十八大又一次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而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这是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因为它是在一系列理论创新基础上实现的。据史立论、论从史出。简要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可以有力佐证上述这个重要的论断。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探索,在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并在革命胜利后适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系统地回答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并对革命胜利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作了前瞻性的探讨。正是在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代表的一系列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决策,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围绕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正是在这些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在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正是在这些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再次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对于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先后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重大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相互贯通、相互联系,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正是在这些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论断

十八大报告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一系列新论断,这是报告中的理论创新亮点。首先是对这条道路的概括增加了理论创新的成果。一是增加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虽然这个概念在十七大就提出来了,但是十八大是把它作为理念、目标和制度加以论述并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一位”而确立的。二是增加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重要内容。十六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发展。三是增加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十六大以来,我们已经开始重视在实践中解决这个问题。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也就是要让西中部老百姓也像东部那样逐步富裕起来。十六大以来,我们把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社会建设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百姓的幸福安康。可以认为这个内容是对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重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经验总结。

其次,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开创和推进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6年至1966),这是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辛探索的阶段。第二阶段(1978年至1992),这是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阶段。第三阶段(1989年至2002),这是江泽民坚持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阶段。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这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阶段。

再次,对毛泽东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系的论述,非常到位、非常有说服力。充分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我们要把握报告中的两个重要判断: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毛泽东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果,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这两个判断有力回击了西方某些不怀好意的人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诋毁,也消除了党内党外一些同志的顾虑。

关于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论断

可以说这是十八大报告中振聋发聩的新论断。这“三个自信”,来自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而深刻的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这“三个自信”,来自于我们党对我国国情的清醒认识。十六大以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十八大报告从十个方面加以总结。这些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使我们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但是,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于我国这个最大实际。坚持这“三个自信”,才能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才能以良好精神状态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关于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论断

从十二大以来,每次党代会报告都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但这仍然是国内外、党内外关注的问题。十八大报告的这部分内容也是令人关注的。首先要全面把握这部分内容的要点。最重要的是要高扬“一面旗帜”,这就是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坚持“一条道路”,这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贯彻“两个必须”,这就是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做到“三个更加”和“一个突出”,这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其次,这部分的亮点之一是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即把协商民主制度摆在了基本政治制度层面。协商民主出现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很悠久的。但是,协商民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基本形式的形成、确立和不断完善则是从1978年开始的。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拨乱反正结束后对新时期人民政协存在、发展的依据以及性质、地位、职能和根本任务等作了深刻而全面的论述,奠定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基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非常重视人民政协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19933月,我国宪法修正案写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内容。党的十五大把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纲领的重要内容。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以往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确立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的政治地位。20062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明确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两种基本形式。《意见》是新中国成立57年来第一次以党中央名义颁布的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文件。其对协商民主制度的定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由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具体政治制度构成。十八大报告是在基本政治制度层面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行论述和布署,从而以党代会报告的形式肯定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基本形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推进和重要内容。

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断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即五位一体中的“一位”,并且专列一章阐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这无疑是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报告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一个理念”,这就是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要坚持“基本国策和重要方针”,这就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必须做到“四个要”,这就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从而达到“一个目标”,就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一位”,这是我们党创造性地正确回答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指明了正确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论断

党的十二大以来,每次党代会报告都论述了加强党的建设这一重大问题。十八大报告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题,论述了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部分论述有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概括为五个方面: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党群关系、反腐倡廉和党内民主。十八大报告论述党群关系时突出了紧迫感和责任感,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主线上有新的表述,指出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在加强和推进党的五大建设的排序上有新的部署,即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制度建设之前。尤其需指出的是,报告在论述加强和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方面,非常强调提高执政党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即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作为执政党及其党员必须十分重视提高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执政时间越长越要重视这个问题。报告在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目标上增添了新的内容,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十八大报告适应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需要,对今后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八项明确要求。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导,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副会长)

终审人:吉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