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强:从“科学发展观”到“系统改革论”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2-21   浏览次数:114

2013-12-20  来源:人民论坛网

 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成立一年多以来,从出台八项规定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到为明年布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展示了中央改革发展的坚强决心和坚决行动。细细领会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和习近平对《决定》的说明,以及习近平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在许多重要场合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不难发现,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改革发展的思路已经十分清晰,治国理政的特点越来越凸显,系统改革论的思想和理论正在成为我们全党的行动指南,成为发动群众、排除万难的强大思想武器。回顾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历程,如果说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了让中国“站”起来的问题,邓小平理论主要解决了让中国“富”起来的问题,三个代表主要解决了中国共产党代表谁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主要解决了中国怎样发展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系统改革论将主要解决中国在现阶段和未来怎样改革的大问题。

  改革和发展是中国面临的两大主题,发展要科学,改革要系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改革的问题不解决,发展和进步、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无从谈起,实现两个百年的任务就无从谈起。系统改革论的要义就是如何通过整体推进、协调并进、啃硬骨头、涉险滩、破藩篱使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系统改革论(系统改革的思想和理论)应当成为,也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指导思想)。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到了一个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并努力实现制度现代化的新时期。新的时期需要有新的理论指导。

  指导思想或行动指南是一个政党在一定时期理论认识与创造的精华的凝缩和指导特定时期实际工作的纲领、指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据有关研究指出,指导思想也是执政党的理论旗帜,是指导党全部活动的思想理论体系,也是动员、凝聚、约束党的成员的一整套认知信仰体系。党的指导思想一般具备整体性、稳定性、发展性和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具有导向功能、论证功能、凝聚功能、动员功能和约束功能。笔者认为系统改革论完全符合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以上所有要求。其理由如下:

1.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施政纲领,是对“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进行深入分析,对当前国际国内新的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后的正确选择。公报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因此,《决定》是指导我国当前和未来改革发展的一部纲领性文献,是我党理论认识和创造的精华,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行动指南。《决定》中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思想和举措,必将进一步被浓缩和提炼成系统改革论之思想,进而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与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基础上提炼成的。

2.系统论的基本原理要求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目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结构性、自组织性、同构同态的相似性等。整体性是系统论的核心思想和要求。这次会议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前6次三中全会尽管都与改革有关,但主题是某一或某些方面的改革,这次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而且对各部分各层次之间协同改革的原则和重要性等也进行了深入论证,提出了具体措施。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本次改革的总体要求,《决定》指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系统性的根本要求就是整体性,协同性也是一个良好系统的内在要求,实际上上述“三性”可以归结为一性,即系统性。《决定》所显示出来的整体性,以及它所展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部内容,都充分表明了其系统改革论思维,显示出其科学的系统改革的思想和理论。

3.目的性是系统改革论的重点要求,《决定》对此十分明确。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的就是方向,目的就是凝聚全国人民共同前进的动力。

4.系统改革论是全面的改革,也是有重点的改革。有点有面、点面兼顾的改革才能将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发挥其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火车头”牵引作用。15个改革任务中,6个是经济,生态文明体制也与经济密切相关,经济占了所有改革任务近一半。

5.“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深化二字,以及《决定》中对各项改革的深刻阐述,充分体现了系统性改革所要求的层次性、结构性、关联性。对于如何统筹城乡,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涉及到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联动性很强,没有改革的深入深化,没有攻坚克难,改革就是肤浅的。“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就是追求一种系统改革的动态性平衡,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另一种诠释。

6.系统改革的思想和理论要求改革必须具有时序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提出到2020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个时间表,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表是一致的。

7.两个机构的设立,极为显著地表明了新一届领导集体的系统改革观。为了“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由此从组织上充分保证了系统改革思想和目标的实现。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就是为了整合各个方面的相关力量,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两个机构,一内一外,内政外交,相得益彰。这样的力量整合,能使社会稳定、外部安全,为有效推动整个社会、整个系统的平稳健康运行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8.系统改革论的确立并非空穴来风,它源于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国企改革,从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再到社会体制、文化体制改革,从浅层改革到深层改革,从破土期到攻坚期等等,这些局部的方面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改善了人民生活,增强了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35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改革必须从方面走向综合,从局部走向整体,从摸着石头过河走向顶层设计和具体探索的有机结合,这就需要系统论整体性的改革思维,并将这种思维、思想和理论真正落到实处。“深水区”、“攻坚期”,这就是目前我们所处的阶段,必须审时度势,用系统改革论的思维和思想把中国的改革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这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必须肩负起的历史使命。

9.开放是对一个系统的基本要求,同样也是对系统改革论的基本要求,系统改革论做到了这一点。《决定》既坚持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同时又提出了新要求,推出了新举措,是一份新的施政纲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社会机体,必然是开放的,它需要和外部环境有良好的互动。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的一体化,需要中国和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这样的系统才是可持续的,才是安全的。中央对此是十分清醒的,一年多来创造性地处理好了与周边国家、与大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为国内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就经济而言,全会提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一年多来中央对外关系上的一系列新举措,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就是这一系统改革论思维的切实体现。

10.系统改革论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不仅仅指导当前,也指导未来。习近平指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改革没有完成时,改革永远是进行时。即使到了第二个一百年,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的时候,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要不断完善和发展,还要进行改革开放,那时改革开放的系统性将会更强,系统改革的要求将会更高。

11.系统改革论强调要把改革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一个整体来考虑,不可人为的割裂彼此之间的关系。同时在进行具体的改革时,要有系统性的思维,要有系统性的理论作指导。改革对象的系统性考虑和系统性的改革思维,使系统改革论有了十分丰富的内涵,这是一种新的改革观,一种适应新的发展阶段特点和要求的 改革新思维,它将极大地拓展我们改革开放的视野,把中国的改革开放放到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放到与世界的紧密关联中,放到量的积累和结构的调整中,放到现代化建设的整体中一同考虑。因此,系统改革论这种提法本身具有根本性、深刻性、彻底性。

12.系统改革论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系统性思维强调的是理论性逻辑性,改革更多的是强调探索和实践,两者的统一有利于改革的设计者在思路上思想上直接达到一种高度的统一,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大大增强了改革的可操作性,有利于中央的宏观决策和顶层设计。因此,系统改革论这种提法本身具有科学性、辩证性和系统性,同时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

13.系统改革论将大大拓展我们的研究视野和改革视野,将引导我们去研究和遵循社会系统改革的规律,包括系统论中已经提出的结构功能相关律、信息反馈律、竞争协同律、优化演化律等等。

14.系统改革论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继承和创新。如果说邓小平理论主要解决了让中国“富”起来的问题,三个代表主要解决了中国共产党代表谁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主要解决了中国怎样发展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系统改革论将主要解决中国在现阶段和未来怎样改革的大问题。改革和发展是中国面临的两大主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改革的问题不解决,发展和进步、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无从谈起。系统改革论的要义就是如何通过整体推进、协调并进、啃硬骨头、涉险滩、破藩篱使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面对积累下来的大量高难险问题,没有改革,发展难以再推进;没有系统的改革,全面发展、科学发展的任务就不可能完成。系统改革论完全可以成为也应当成为中国今天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行动指南。

15.发展必须科学(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核心,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

  改革必须系统(系统改革论),整体改革是核心,实现结构改革、协同改革、有序改革是基本要求;指导全党全军,统一全党认识是基本目的。

16.系统改革论来自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实践,有雄厚的实践基础和历史底蕴;系统改革论作为一种理论又高于实践,它凝聚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它是实践的升华,认识的再飞跃,理论的再提升,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系统改革论作为一种改革的思想和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因为它源自实践又高于实践,它是一种顶层设计,一种科学的顶层设计,可以使我们的认识走在实践的前列,使我们逐渐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思维和探索中举拔出来,完成从理论追随实践到理论全面指导实践的伟大转变。

17.习近平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这次三中全会《决定》在深刻剖析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础上,“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各方面一致认为,全会决定合理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历次的深化改革,到这次的全面深化改革,而且有了非常周全的长远考虑,这样的系统改革思维和系统改革举措,“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这样的系统改革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是统一全党认识和行动的有力武器。

18.作为指导思想之提法的“系统改革论”,反映了时代特点,反映了当前我党的重大主张,包容性极强,党在其他方面的理论和主张都可以纳入其中。

19.“系统改革论”之提法,听起来非常大气,内涵非常深刻,发展吸纳的空间巨大,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提法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相互辉映,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观之,笔者认为,系统改革论是武装全党的理论,动员群众的理论,凝聚共识的理论,破除阻力的理论,是全面指导我国现在和今后改革发展的理论……它应当成为也可以成为我们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开辟新局面的行动指南。

  提炼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思想,对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形成清晰明朗的执政理念、执政思路,极为重要;正值全党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之际,对于迅速有效统一全党认识,回应重大挑战,极为重要;对于全国人民形成改革开放发展共识,寻找最大公约数,凝心聚力搞建设谋发展,极为重要!这也是作为一个指导思想所应具有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动员功能。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

终审人:吉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