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2013级工商企业管理的刘涛在和以前老同学QQ聊时,禁不住炫耀自己学校思政理论课考核方式的新颖。
本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他以答辩形式完成了课程的最后总评。
“答辩考核”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滁州学院思政教研部已经连续开展了三年。除了答辩,还有部分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表现突出学生获得了免试。
【不是不考试,只是改变了考核形式】
考试周前,在滁州学院蔚然湖畔、会峰湖岸,操场上、走廊里,有不少学生低头抓紧时间最后温故书本知识,也有三两个小伙伴聚集在一起讨论题目、交流自己的思考。他们马上就要参加《概论》课程答辩考核,而非一般意义上一支笔、一张纸的考试。
免试答辩考核包括两个环节,第一部分为《概论》课程书本中的思考题,由学生当场抽取两个题目,选择其一回答;第二部分,由面试评委向考生询问课程相关问题,学生要当场回答。这两部分各占成绩的一半,三位评委为一组考核学生,他们的合成评分就是学生考核答辩的最后成绩。
学生可以选择报名参加答辩,以答辩成绩作为期终考核成绩。当然,如果你的答辩成绩不合格或者不足够理想,你可以再选择参加考试。如果你压根不想参加答辩,那就参加传统的笔试考试吧。
参加答辩考核的2013级语文教育1班程淑英认为,答辩方式非常有创新意义,打破了以往笔试这种单一的考核形式,这种答辩让我们学生和老师可以面对面的交流,老师可以比较客观地了解到学生平时学得怎么样;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锻炼我们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
该校思政教研部主任汪才明教授认为,只要让学生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目的,都是好的考核形式。
目前,思政教研部已经在本科专业着手改革考核方式,考核包括校内调研、人物访谈、问卷调查分析、学生主讲等诸多形式。
所以说,不是思政理论课不考试,只是考核形式变了。
【多元化考核,顺应学校发展转型】
从考核效率的角度出发,一场考试、一张试卷似乎更加便捷、快速,评价打分相对而言也更加容易。而答辩考核,需要评委教师坐镇答辩现场,对学生一一面试考核,似乎是增加了考核的成本,也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其实不然,光有效率,没有效果是不行的。思政教研部授课教师认为,课程考核的改革,更多的是顺应学校发展转型的调整。过去简单地依靠一张试卷去评定一个学生,并不完全客观、全面。采取答辩考核的方式,对于学生,可以把知识素质转化到能力素质上来;对于教师,则可以把教材体系、教学教学,逐步转变到学生的认知体系、信仰体系层面上来。
而之所以有诸多好处,得益于答辩考核这种形式,它能够更加全面的考察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及价值判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思维能力等,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知识的死记硬背。
从此次报名积极性看,报名参加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概论》课程考核答辩的学生达396人,约占总人数的58.1%。
【适应人才培养要求,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滁州学院教务处处长李庆宏表示,学校大力支持和鼓励思政教研部实施课程多元化考核。改变考核方式,并不代表降低考核标准,而是从全面考察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到考察检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在答辩考核过程中,记者注意到,有一些应考学生在答辩时显得紧张、焦虑,甚至还存在死记硬背的痕迹,面对老师的提问,略显慌乱、缺乏逻辑。
那么,考核方式的改变,是否促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呢?
“考核考的并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一个过程。”思政教研部方玉萍教授说,“考核改革只不过是在改革大方向下的一个小举措。”
随着学校继续坚持转型发展,确立和巩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滁州学院思政教研部不断探索,结合课程特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思政理论课教学安排,既要做到培养高素质人才,更要努力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
目前,滁州学院思政教研部也正加大教学改革。该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学生需求,结合教学目标、结合实际,让学生理解,让学生领悟课本的理论知识体系。充分运用学生理解的语言和方式,利用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加强课后的交流;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中,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无论是思政理论课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还是课程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说到底,改革的目的是要把思政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让学生从中真正受益和有所收获。”滁州学院思政教研部主任汪才明教授说。